自研新型低代码平台首先要跳过的四座行业同质化屎山
目前自研的低代码平台开发总体上进展顺利,由于这个系统立足于深度业务定制的设计定位,采用全新理念和技术开发,没有相关软件可以参考,每一个功能及每一种开发机制的设计都需要先做科学合理性的论证和方案斟酌,所以最近推进的速度不像之前纯功能开发那么快了。
恰巧最近与之前的一个朋友有些交流,得知刚入职一家做低代码平台的某知名软件公司,而这家产品在我之前做行业软件测评时正好也有网友推荐过的。这个软件很久以前就看过,比较有名且客户量也很大,但是不得不说,其系统设计、用户好友性、功能灵活度等方面都堪称下品。不过后来一直没了解过了,看之前有网友强烈推荐让我做测评,还以为现在有了很大进步。
于是告知了朋友之前对这家软件的情况,但是不确定现在是否有重大改进。结果朋友刚培训的第一天果然就给我反馈来强烈的吐槽,简直是想从楼上一跃而下的心都有了。
其实这一家的软件几乎代表了绝大多数这类软件产品的现状,抛开用户操作体验方面的先不说,目前低代码平台的相关软件产品主要有以下这些共通问题:
1、定位低端,大概设计的定位初衷就是给没有信息化基础的小白用户使用的,只能做做最简单不过的数据增删改查,而且还不支持复杂点的关系数据,无法做业务逻辑自定义拓展开发。
2、深度受限,核心功能基本就是表单数据的提交,功能比较固化,只是给用户留下的可调整、可拓展的空间几乎没有,甚至有的软件都不支持很常见的主表、子表两级以上的数据关系;表单元素的数据校验逻辑、细颗粒度的权限控制、交互逻辑等无法做用户个性化定制。
3、短板效应,软件最怕的就是功能看起来都有,但是实际满足不了变化的细节要求还无法调整,只能作为一个摆设。大多此类软件为追求低代码、无代码的噱头,于是采用配置的方式预留一定的可变化空间。但是用户的需求不是千篇一律的,即便同一个用户的需求也是动态且千变万化,用有限的预留应对无限可能的变化注定就是行不通的。
4、技术缺失,很多软件企业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软件产品的底层功能实现都是依靠开源的轮子构建,比如表单设计器、工作流引擎等,这些开源软件本来功能就过于简单,这样就造成了本身地基就打的不牢靠,基于此的上层应用功能只能更简单,而且另外形成另一个壮观的现象:绝大多数这种软件产品不仅功能类似,界面也十分相似,长的像多胞胎。
自研的低代码平台必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走不一样的研发路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开发平台,用于自由进行独立完整业务应用系统的构建,支持深度的业务逻辑定制。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