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无法走出的困境——低代码平台的三大悖论!(低代码平台的实现方式)
低代码无法走出的困境——低代码平台的三大悖论!(低代码平台的实现方式)
【iVX不在这个讨论之列,iVX生成完整代码,应归入“图形化编程语言”大类。】
低代码平台架构的三大悖论之一:为“企业服务”量身定制,但又“平台锁定”!
几乎所有的低代码平台,包括低代码概念的提出者“Mendix/Outsystems/Appian/Power Apps…”几乎都存在“平台锁定”的现象。而且这种“锁定”机制有一点像当年的Oracle,是“不断积累”的锁定(不像SaaS产品切换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低代码平台由于需要把研发资源不停在平台上积累,所以一旦大规模投入之后,由于无法生成源代码(或无法生成完整源代码),企业就很难脱离平台,这就是所谓的平台锁定。
这也是这么多年“低代码”很难快速发展的核心“阻碍”,没有企业愿意重蹈覆辙,让当年的“Oracle模式”再次上演。只要企业还能生存下去,可持续的安全还是企业的“Priority One”。
低代码平台架构的三大悖论之二:把“开发者”和“业务人员”放在同一产品中!
从产品角度来讲,“开发者”和“业务人员”压根儿就是属性和背景知识完全不同的两波人,甚至“思维模式”可能都是完全冲突的。低代码平台由于“产品设计”上的问题,不得不做成“一个平台”,然后忽悠出了“Citizen Developer”的概念。最终的结果就是搞的“研发的同学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业务的同学完全看不懂和学不会”,两边都不讨好!
其实,在我看来,把不同的人员拉到同一个平台,实则“无奈之举”,没有想出更好解决方案的“权宜之计”。所以低代码平台在企业内部,两边得不到待见,推行起来自然也就阻力重重了。
低代码平台架构的三大悖论之三:“简单应用”没必要,“复杂应用”比写代码慢!
如果是简单应用,那么“SaaS”就已经很好使了,没有必要引入“低代码”(之所以叫低代码,就是开发过程中还是很难避免“代码”的)。那么用“低代码”来开发复杂应用呢?对于很多平台来说,由于很多原因,其实很可能比使用代码开发还要慢!
原因大体有那么几种:
(一)需要使用很多工具或引擎,没有完整的开发IDE。
操作繁琐,步骤和窗口太多,功能分散,导致虽然有一些代码省下来,但是整体操作次数和操作时间并没有缩短。
(二)“画流程图”来表达逻辑,过于复杂。
不知到从哪一家低代码开始,大家都喜欢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达“程序逻辑”,而画图的方式往往带来的直接解决就是“很慢”!(我知道要去掉代码,必须使用“图形化”的方式来表达逻辑,但是“图形化”不只有“画图”,我倾向iVX鼠标 面板的模式,明显效率会高很多。感觉大家都被“流程图”带偏了。)
(三)组件太少或组件的抽象和封装还没有做好。(这个就不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