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争议的低代码,真的能火吗?(低代码是什么)
低代码开发,其实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这种开发方式通过简化编程过程,使得应用开发更加快捷、高效,对于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其前景到底如何,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实从现在AI的普及开始,低代码就已经开始走上一条快车道了。
首先,低代码开发大大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门槛。它允许那些没有深厚编程背景的用户,比如业务分析师或项目经理,也能参与到应用的构建和开发中来。
这种“民主化”的开发方式,使得软件开发不再是少数程序员的专属领域,而是更多人可以参与的创造过程。比如说,一个市场营销团队可以利用低代码平台自行开发一个专门的营销数据分析工具,而不需要等待IT部门的支持,这种脱离技术团队独立开发的业务,显然会比沟通交流的方式来得更高效。
其次,低代码开发显著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灵活性。在传统的开发过程中,从需求定义到最终部署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利用低代码平台(比如iVX),相同的任务可能只需要几周甚至几天就可以完成。
这种快速迭代的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快速验证新的业务理念。比如,在面对突发的市场需求时,企业可以迅速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出一个应对的应用程序,而不是等待传统开发周期。
然而,低代码开发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开发。对于复杂的、需要高度定制化的应用系统,传统的开发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低代码平台虽然提供了许多内置的功能和组件,但在处理一些特定的、复杂的业务逻辑时可能仍然会遇到限制。
比如国内最新的低代码市场调研显示,其渗透率依然没有超过5%,也是基于市场应用环境较为复杂的结果,低代码并不能满足更复杂的场景搭建要求。
再者,随着技术的进步,低代码平台本身也在不断进化。它们开始融入更多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以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开发体验。例如,一些低代码平台已经开始提供基于AI的代码建议和自动化测试功能,像网易的codewave,虽然面向企业,但还是往这个方向发展的。
总的来看,现在市场还是更需要低代码这样一种崭新的开发方式,虽然现在的低代码鱼龙混杂,但是长久来看,还是因为处于市场的早期,像国外的Outsystems和Mendix就已经各自发展出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经过一些时间的沉淀以后,自然会分出比较厉害代表厂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