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党建引领“三化”举措锻造城市基层治理“硬实力”
回民区以“创新创先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通过“三化”举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使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扁平化”社区治理,下好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回民区积极探索扁平化治理模式,强化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在基层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形成强大治理合力。一是搭建基层治理大框架,有效推进街道社区调整区划。注重高位推动,全面完善辖区街道社区基层服务体系治理架构,按照就近便利、界限明晰、区域平衡、优化职能的总体原则,对七办一镇区划进行重新调整,新建阿拉善北路区域服务中心,形成集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教育科普、文明环保等数据资源为一体的智慧社区大融合平台,最大程度唤醒基层党组织活力,激活城市“毛细血管”。二是着眼周边、统筹兼顾、一院一策、点面结合推进“老旧改”。通过整合并院,重新划分社区网格,将相邻小区融为一体,切实打通老旧小区“内循环”。建立网格党支部(小组),实现“1 1>2”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辖区人居环境、空间布局和物业服务水平,将居民联系得更加紧密。改造完成后,回民区将245个居民小区、151个平房区优化整合成为24个小区、59个围合区、56个应急管控区,进一步提高了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党建引领“全科化”业务提升,凝聚干部担当作为“一股劲”。回民区聚焦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建强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一是培塑社区干部队伍。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对社区干部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培训,持续开展社区工作者基层治理、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培训,有效贯通区、镇(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联动体系,打造呼和浩特基层党建学院实训基地24个,推出基层治理、红色教育等现场教学线路,把教育培训从课堂带到基层一线,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充分发挥三顺店社区“一之党建工作室”传帮带作用,分期分批组织社区工作者到三顺店社区进行挂职锻炼,搭建起社区干部横向交流平台。目前,已有24名市招社区工作者在挂职中得到了锻炼,学有所获。三是储备年轻后备工作力量。建立社区干部后备库,构建社区干部梯次培育链,完善后备力量培育使用机制,动态储备后备人才398名,鼓励引导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证”资格考试,推进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逐步实现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
党建引领“便捷化”服务拓展,织密社区精准服务“一张网”。
回民区以城市建设管理的品质指数提升城市的魅力指数、活力指数、幸福指数,以高品质城市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实做细网格化治理。总结运用疫情防控经验做法,细化梳理基层治理网格429个,选聘楼栋长2126名、单元长7665名,构建起“支部建到小区里、党小组设在楼栋里、党员编在网格里”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力量在网格汇聚、矛盾在网格化解、环境在网格整治、平安在网格创建、服务在网格开展,依托红色网格解决群众所急所盼所需问题2000余件次。二是建立民生实事项目库。全面梳理汇总社区党组织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指导街道社区广泛征求民生实事项目124项,建立“发现问题、分析研判、街镇吹哨、平台受理、部门报到、结果反馈、评价监督”的7步闭环工作法,通过网格员走到居民身边收集需求清单,社区进行“派单”,党员干部进行“接单”,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三是完善统一高效运行机制。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进一步落实资源和服务下沉,形成“网格吹哨,社区报到”“社区吹哨,街道报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三级“吹哨报到”机制,融合不同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助力科学精准施策。发挥“支部 党员 志愿组织”的作用,把“党建”嵌入“社建”,构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党支部为纽带,驻区单位、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等共同参与的网格化治理体系。(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