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站”推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成都创新建立了在京、在沪、在深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综合党委和流动党员西藏党委。
“离家在外,找到党组织就是找到了‘家’,心也不再漂泊。”成都市在深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综合党委书记陈啸涛说。据介绍,为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综合党委自2019年组建以来,持续用力加强流动党员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打造“服务站”“联络站”“充电站”,提升在深成都籍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效能。
在粤建设者新春返乡 成都市在深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综合党委供图
“为了让流动党员感受到有‘家’,我们打造了关爱群众‘服务站’。”成都市在深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综合党委党建指导员曾李阳介绍,聚焦在深务工群体的核心需求与痛点,把党员实践活动站作为载体,植入社保咨询、法律援助、健康关爱等服务。同时,竭尽全力帮助困难党员、农民工解决生活问题。“李海彬是在粤简阳籍农民工党支部书记,他经常组织开展主题丰富的老乡聚会活动,并热心帮扶乡友。”曾李阳说,简阳商会会员钟应文曾身患重病急需用钱,李海彬发起党支部与商会开展捐助活动,并积极帮钟应文联系简阳市社保局,在符合政策的条件下,解决医保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困难党员、农民工希望借助组织的力量,合理合法得到帮助。“现在,务工人员遇到什么难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党组织。”曾李阳说,综合党委与北京君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开展结对共建,发动党员志愿者以“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受理成都籍务工经商群体的相关咨询,成功调解用工矛盾,协助维权货款纠纷、拖欠工资、工地工伤等案件,为成都籍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
“为了让流动党员知乡情、解乡愁、有作为,我们构筑了返乡发展‘联络站’。”陈啸涛介绍,综合党委积极探索“抓党建优营商”品牌,与深圳马田街道高新时尚产业园区党委等党组织结对共建,打造蓉鹏两地产业资源交互平台,以开展党建活动为契机,向两地企业家介绍成都投资机会,组织企业家党员回蓉考察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鼓励引导在深经商务工党员助力家乡发展。
今年3月,综合党委在成都环境集团深圳兴蓉公司开展了以环境保护主题的党员教育,党员们参观了污水处理的先进设备,了解在党建引领下成都的国有企业在传统产业深耕产业转型、聚焦关键技术攻坚、凝聚新质生产力在深圳站稳脚跟的先进经验。“接下来,建强党支部要从强队伍、促规范、创模式三个方面靶向发力。”陈啸涛在进行活动总结时强调,“要着重培养对党支部工作积极性高、学历素质高、在关键产业掌握一定资源的三类党员,要增强在深成都籍流动党员参与度、活跃度,实现成都在深力量整合集聚,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项目招引的模式。”
在深圳经商的流动党员魏亮已经习惯早上9点打开微信群看看——群内经常会发送一些学习材料和家乡变化的图片,有时也会通知活动或一些重要的事。“流动不‘流学’,我们为流动党员搭建了党员教育‘充电站’。”曾李阳介绍,依托综合党委及下辖各党支部党员微信群打造“微课早九点”,创新党课形式,通过全面摸排党员年龄、工作结构,分类按需设置“学习菜单”,将政策宣传、法律法规、成都发展动态等融入每日学习教育内容。在粤简阳籍农民工党支部纪检委员徐新华说,党支部有172名党员,以前大家都不太认识,感觉疏远得很。加了微信有了群,用语音很方便,有困难还可以互相帮助,有组织、有老乡,就感觉很温暖。“我有时不能按时上课,等空了就去翻翻微信群,慢慢补课。虽然长期在外,但因为有了微党课,感觉组织就在身边。”魏亮说。
据悉,综合党委已累计发布1300余期党员微党课,并鼓励党员在微信群里随时根据党课内容展开“小讨论”“小分享”,为流动党员打造网上精神家园。
记者 罗梦丹
编辑 傅可 李丹
校对 李可欣
封面 阎琪
审核 李奕
总监制 朱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