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大调研丨如何让“纸上成果”走向生产线?科研机构、科创企业这样说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答题。
成都进入“两会时间”,“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等成为不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的热词。
“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涉及方方面面,一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过去一年,成都市人大代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在调研中与不少创新平台、企业、学界代表深入交流,发现一个共同的观点——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科技成果只有同产业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到市场应用“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这并不是一个多高深的道理,但要把这一理念落实到科技创新全过程非常关键。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头是科创平台,一头是制造企业,如何把双方有效对接?如何打通科技创新产业链“最后一公里”?如何让“纸上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与多名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了多维度走访调研。
兴隆湖 图据ICphoto
01
落地8年,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如何成为科技创新的“实力担当”?
沿着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一路前行,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等一众科研机构分布两侧,可以说每一栋建筑都是科创领域的“金字招牌”,这里也被称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科创区域之一。
让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从这里的“实验场”进入“应用场”,是刘毅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作为市人大代表这几年,他每年都会就科技创新这一主题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过去一年,能够明显感受到成都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增强,势头强劲。”刘毅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成都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方面不断探路,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做了很多努力。他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在去年成都市两会上他建议加快技术商业化平台建设,也就是小试、中试平台等,为技术成果提供公共创新服务。“在科技成果到产品的薄弱环节,成都一年间布局了多个行业领域的小试和中试平台。”刘毅同时提到,去年成都还出台了《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创新活力。
如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在调研中,刘毅有一个明确的观点,科技成果能否“落地生根”,离不开技术与需求的紧密对接,首先要梳理清楚“什么叫科技成果转化”与“什么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刘毅看来,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过程都是漫长艰辛的,研发方和产业需求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研发的市场定位不准,或者研发方与产业需求无对接,会带来成果转化难。因此,要让科技成果促进产业发展,或者是科技创新服务制造强市,应该回到最基础的产业出题、高校答题这一逻辑。欣喜的是,目前成都也采取“揭榜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支持企业牵头开展科技攻关,他认为,成果转化的方式是多元的,不应该拘泥于某种形式,只要能让技术为市场产生价值的,就是有效的成果转化。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事实上,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里,这样的成果转化理念可以说是共识。截至2022年底,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所培育孵化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已达到18家,其中有13家落地成都,包括1家准独角兽企业和6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产值超过12亿元。
让技术成果应用到市场中,研究院直流中心是这条转化之路的“代表”。截至目前,直流研究所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相关成果在张北直流电网、珠海三端直流配网工程、东莞交直流混合配网工程、苏州中低压直流配网工程等国家级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
“以市场对技术的需求为导向,用多元路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为企业与市场创造价值。”刘毅总结道,接下来,研究院希望涉足更多的交叉领域,并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承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面向产业需求承担高水平科技项目,培育高精尖科技成果的同时,服务成都乃至四川的高质量发展。
02
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经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是什么?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而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的承接方。在调研中,一个很明显的讯息是——科技创新已然成为蓉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破冰突围的“利器”和“法宝”。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目前,成都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
高企数的快速增长,与之带来的是新质“生产力”——截至2023年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估完成9473亿元,同比增长5.61%。2023年1-9月,全市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85.95亿元,同比增长34.08%,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64.06亿元,同比增长86.23%。
这些加速上扬的增长“曲线”,足以窥见成都在创新驱动之下迸发出的澎湃活力。
成都高新区
如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催生创新发展动能,是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晨光博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皓在调研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相互赋能,最新的科研技术通过企业中试平台实现产业化,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可以随时和专家进行沟通、解决,非常快速地把新技术、新产品推出市场。”刘皓坦言,谈科技成果转化时,高校、科研院所往往最受关注,而忽视了成果转化的需求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
事实上,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是成都晨光博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落户成都以来,我们主要从事高端的氟硅精细化的研发和生产,通过创新研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APA&D技术,同时也研发出了一系列的氟硅高端精细化学品。”过去一年,刘皓将目光聚焦到人工智能领域,着眼于数字基建成功研发出第三代液冷技术核心产品——“冰芯”单相浸没式冷却液。在他看来,成都作为“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近年来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形成了“超算 智能 云计算 边缘计算”的一体化算力支撑体系,产业优势明显,下一步如何牵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调研中,刘皓发现,在算力这一新赛道上,珠三角、长三角同类企业已经抢先布局,比如阿里云已经完善布局了较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构建了一套领先的算力网络平台,以及液冷数据中心等等。视线转回成都,随着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算力对液冷技术需求日益增强,“目前成都大数据、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已经具备一定优势,在链主企业带动下能否形成一个产业闭环,打造中西部样板工程,是当前竞逐新赛道的破局关键所在。”
成都超算中心
03
围绕产业做创新,如何激发新质生产力?
实现科创崛起具体的路径,两个代表性地方常被提起——深圳和硅谷。
硅谷模式的精髓是,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中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形成高技术综合体。而深圳则是中国第一个把创新从纯科研的活动转变成为经济活动的城市。
过去一年,刘毅曾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前往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调研,结合成都实际,他对多地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分析。比如,深圳围绕产业需求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首创推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极大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再比如,广州着力打造“2 2 N”的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落户,用“科学家经纪人”、为技术需求“揭榜挂帅”等一系列举措,架起科学家与企业间的连通之桥,打破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信息壁垒,让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刘毅特别提到了佛山仙湖实验室这一创新平台。“佛山是国内较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仙湖实验室,不仅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研究成果,并集聚、整合了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孵化了不少的高科技企业。“刘毅认为,通过实验室这一“硬”科研平台,不仅增强了人才的黏性,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建设小试、中试平台,产业发展更聚焦,也更快走向产品的产业化。这些先进经验,都为成都打通并衔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塑造持续发展动力,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产业引领和创新主导作用,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核心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带来启发。
天府绛溪实验室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怎样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不能有效衔接的难题?过去一年,刘皓在调研中也与众多链主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有创新突破才会有前进动能,是企业共识。”刘皓特别提到,如果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过长,就会被快速迭代的新技术、新产品替代,科研成果要跟产业、市场结合起来,解决产业、市场中的需求或问题,转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刘皓以自身企业举例,“虽然企业拥有自己的高素质科研研发团队,但要培养多领域技术专家还有一定难度,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互动,可以很大程度解决技术难点,因此公司聘请了多位留学归国的专家,并和四川大学的教授开展课程交流合作,用先进的理论基础支撑应用开发。学校有平台,企业有技术,双方加深合作的效果是‘1 1>2’的。”刘皓告诉记者,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正努力发挥“专”“精”优势,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链主企业落户四川,希望在这一领域发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力军”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李钰仪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