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校园的暑期“科研热度”,到底有多“热”?

夏日炎炎,绿荫浓郁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里,处处是师生们努力研学的拼搏身影。这个暑期,上理科研工作者瞄准行业产业的实际需求,以科技创新“深蹲助跑”,以双链融合赢得主动,努力在科创新征程、新赛道上跑出“上理节奏”。

“早八晚十”

科研团队“憋着一股劲儿”

“早八晚十”——这是材料与化学学院特聘教授廉孜超的暑期工作时间。

7月7日,以廉孜超为第一作者、上海理工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的成果登上了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这是学校在这本被称为化学类“圣杯”的杂志上发表的首篇文章。廉孜超介绍,“我们合成了一种新的核壳结构(CuS@ZnS CSNCs),在光催化产氢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可以有效利用未开发的红外太阳能,为生产氢燃料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上理校园的暑期“科研热度”,到底有多“热”?

实验原理图

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每周召开一次组会、参加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憋着一股劲儿往前拼,是廉孜超团队的真实写照。

上理校园的暑期“科研热度”,到底有多“热”?

廉孜超(前排右二)和他的团队成员

倾注心血

瞄准社会发展需求

在上海理工大学铋科学研究中心,暑假里,铋科学与健康医学材料团队的11位科研人员正专注“铋”元素的研究: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对接全球五百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紫金矿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香港大学联合筹办2023年铋科学技术与产业论坛,组织上海市化学奇思妙想大赛……

上理校园的暑期“科研热度”,到底有多“热”?

团队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铋基纳米材料,在CT增强造影、在体疾病诊断、抗病毒、协同肿瘤治疗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缪煜清教授介绍,团队在乳腺癌与肝癌治疗领域集中攻关,创新研制硫族和含卤铋纳米材料,有望有效提高抑制肿瘤的治疗效果。

上理校园的暑期“科研热度”,到底有多“热”?

铋科学与健康医学材料团队

而在月浦恬逸养老院,版艺学院的李文嘉正在进行适老化设计的前期考察。从空间色彩辨别度,到活动空间设置的合理性,李文嘉让课题组的同学们实地体验,感受阿尔兹海默症老人的世界,同时鼓励学生创新设计,让养老院的认知症环境设计具备创新、合理、温馨的主题色彩。“我们希望给长者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银发浪潮’贡献高校智慧,也以此提升‘工学结合’的专业理念。”

“神奇之旅”

让成果从实验室来到市场

近段时间,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崔海坡一直奔走在实验室、企业、医院之间,团队的“超声刀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已进入型式检验和动物实验的阶段,预计明年获批上市

超声刀系统被称为“生命之刃”,是不少外科微创手术的必备器械,但却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市面上的进口超声刀每把价格超过2000元,一旦项目成功落地,成本可降至每把300元以下。

与此同时,肿瘤射频消融系统、自适应电外科能量平台等多个高端医疗设备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在研的几款国产医疗器械都拥有全球首创技术,在产品技术壁垒很高的情况下,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才能攻破,这也是我们高校推动国产替代的优势所在。”崔海坡感慨道。

上理校园的暑期“科研热度”,到底有多“热”?

医生在试用肿瘤射频消融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紧抓暑期开展成果转化工作,组织研究生赴各地技术转移工作站开展系列活动,努力让科研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编辑:吴百欣

资料:上海理工大学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