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关于科学的心态——从丘成桐华科讲座想到的(2020丘成桐科学论坛)

丘成桐教授华科的讲座内容,特别是指出中美之间数学研究差距八十年的言论,近日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各自媒体平台褒贬不一,当然反对声居多。本人没有这方面学识,但引起了个人的一点思考,想从三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仅代表个人观点)。

其一,东西方看待真理的问题大相径庭,某些方面可能截然相反。比如如下观点皆出于西方大科学家的思想:“有智慧的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找寻最终真理”;“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世界的,我想知道他的思想”;“每一个自我都是神的创造”;“上帝从未制造奇迹说服无神论,上帝平常的工作就足以说服无神论”;“如果物理学无法做到大一统,上帝就是最好的解释”等等。

如果你捡到一块石头,那是偶然;如果你捡到一只手表,那你一定认为它是人为制造的;如果你出门捡到一个宇宙,那一定有一个创造它的上帝,因为它的精微复杂远超人工的构造。在西方思想家眼里,这个世界必然有一个真理作为第一推动,这个真理可能是上帝。科学就是在证明和证伪上帝的交替过程中不断前行的,因为“迄今为止,科学是证明上帝的最好方法”;“但我不需要这种假设”,所以科学不是真理,它只是一种思想工具。

其二,老子说:“道法自然”。中国人从来没有相信一种超越规则的神,三千年来以及以后的岁月,我们一直是也一直会是这个星球上无与伦比的技术大国。最多四五十年,我们可以做到技术上“清场式的遥遥领先”,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而且中国会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这也是“李约瑟的困惑”,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科学?

在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屈辱后,中国人发现了一个利器——科学,它能极大地提高技术应用,因此科学成为了中国人的“真理”,一切不科学的都是错误的、愚昧的、迷信的。有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某人问米国某大学医学教授,为什么会研究中医,教授说我想弄清楚现代医学哪里错了或哪里还需要改进。然而在中国,纯粹的中医已经消失很久了,很少有人会按中医的模型研究医学问题了,因为你连执照也拿不到。建立一个区别于科学理论的研究模型,中国人想都不会去想,因为:不科学。

这实际上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问题,科学哲学是需要有一群绝顶聪明的人吃饱了撑的想各种无用的思想问题,即使它是错的;科学技术是需要一群踏实肯干的人改变人类的生活,目的是服务于人。所以普通中国人喜欢袁隆平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人、喜欢马斯克这种带来全新体验的人,至于“杨米尔斯方程”“丘成桐空间”,听都没听说过:能多吃一碗饭还是能多长一块肉?因此也极少有企业愿意投入巨资资助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华为除外(为任老爷子点赞!虽然他的大部分投入也在技术应用层面,但基础领域部分的投入可能国内私营企业里面只有他一家)。

其三,从基础科学、创新思维角度看,西方领先我们大约一百年,丘成桐是对的。但短短一百年我们只要调整思想、补齐短板很快就能追上。从社会治理、技术能力角度看,西方落后我们很多,至少一千年。这方面西方很难在短时间内追平我们,我们为什么要着急,为什么要对一个杰出的数学家谩骂呢。做好自己,天下就是我们的。

如何调整思想呢?我从两个领域举例说明一下。一个是传统领域,个人一直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是个大宝藏,但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发掘。比如西方的哲学思想(先不论这些思想家存不存在,至少思想是存在的),我们少年时代总听说过一本书叫《苏菲的世界》吧,为什么我们的国学大师们没有编写一本《诸子的世界》为我们的少年系统介绍一下独属于我们民族的先进思想呢。哦,因为其中有些人被我们唾弃了。好吧,自己的古圣先贤在没有了解他思想前被弃如敝屣,真是悲哀!那么今天丘成桐教授PUA我们不是很正常吗?

另一个是科普领域。我们好像没有一本超越《昆虫记》科普读物,我们总是在教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她)很少有自己探索的空间。虽然米国的快乐教育很拉胯,但精英教育出来的孩子高中阶段大半能读懂彭罗斯的《皇帝新脑》,我们参加过奥数的孩子高中阶段可能大部分读不下去,您可以验证一下。我的意思是创新思维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去引导,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背单词、做习题上了,那些知识只是为了公平竞争,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我们需要一些“偏科”的孩子。

传统思想是我们的“道”,让我们区别于西方“蛮夷”,科学思想是我们的“术”,让我们面向未来、追寻真理。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融会贯通、兼容并蓄,那么我们民族再次成为世界中心、继续辉煌三千年真的不是梦。

个人浅见,不值一驳,诸君且看且批评。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