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研之有悟”

ZJUSOM

就在前不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直博生武子越同学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根据通知结果,他的研究项目《时空稀疏交互行为预测方法及在电商平台的应用研究》获得了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也是全校人文社科唯一获得立项的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试点设立,旨在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他们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学基金项目,自主开展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确定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立项名单,获批项目资助经费为每项30万元,浙大管院武子越同学就荣幸成为其中之一。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图片来源:©千库网

2020年暑期,武子越参加了浙大管院IPhD夏令营,争取到了属于本科生的直博机会。带着科研理想来到浙大管院,他立志做兼具学术价值以及实践意义的研究。

如今,这个通知意味着他朝自己的科研理想更进一步。喜悦的背后,也伴随着反复与挫折,以及科研之路的辛酸与不易。

从科研新手到高质量项目立项

他经历了哪些故事?

他如何培养自己的长期科研习惯?

对于想要申请直博的学弟学妹们,

他有怎样的建议?

本期【研之有悟】,博士生武子越为我们分享他在科研摸索阶段的一点经验,希望能为对于喜爱科研或者感到迷茫的同学们带来启发。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嘉宾简介

武子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直博生,导师为陈熹教授。

研究领域:社交媒体与社交网络分析、关注图机器学习、因果推断方法、商业领域应用研究等

|ZJUSOM·专访现场|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武子越:“探索的道路上,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Q1

科研之路不易,那么你是如何

保持科研动力的?

武子越:

我觉得科研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于内心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仅仅是对新事物或技术的好奇,更是在广泛了解相关工作、深入挖掘之后,发现其中的乐趣和继续探索的价值。这就需要在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中,保持主动、活跃的思考,不畏难地学习前沿技术,以及勤于实践验证。

此外,要做能够说服、取悦自己的研究。在勤于思考的基础上,足够的兴趣可以让自己每天产生对研究课题的新认识,想法也会随之慢慢成熟和落地。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挑战与困难,也可能会不断推翻自己之前的假设,但越是觉得吃力,往往也意味着这段时间获得的进步越大。

最后,理解自己的研究对学科、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解决学术界关切的、业界有实际商业需求的问题,能够带来更长久的动力。尝试新事物、传播有趣的思想、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都是比较快乐的事情。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生活中的武子越

Q2

从很少接触科研的本科生到博士生,

你在科研中是否遇到过困难?

武子越: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从“科研小白”到着手申请国家级项目科研,我经历了不少挑战和困境。刚开始接触科研时,面对大量的文献和复杂的理论,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对此,我会利用研究生课程和自学,系统性地补足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制定阅读计划,从经典文献入手,逐步深入了解前沿研究。

此外,在科研过程中,实验失败、数据不理想或者与预期结果不符是常态。在刚接触科研项目时,我抱着满满信心开启实验,但数据与预想相差甚远。在遭遇挫折后,我积极与导师交流,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自己调整研究方向;详细记录每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方便反思和总结经验。

在不断调整心态的过程中,我慢慢接受研究本身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和高失败概率这一事实。事实上,我发现自己很多新的灵感和思路都是从先前的失败中获得的,比如和预期不相符的结果,这里面可能会蕴含着新的机会。

Q3

在你看来,项目能够成功立项

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武子越:

项目的立项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和团队的支持。在我提出项目想法和初步计划后,导师陈熹教授与我对于项目定位、研究动机、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探讨。在此我特别感谢导师的指导,以及来自数据系、服务系相关专业方向老师和师门团队伙伴的支持。

申请项目需要撰写详细的申请书,以展示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我的经验是可以积极听取有经验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安排时间,确保申请材料的质量。

在博士期间能有这样的经历,对我而言是非常有意义且宝贵的锻炼机会,项目的申请让我从更高的层次思考如何设计研究课题、与领域现有议题对话,以及我所从事研究对学科的贡献、未来想要长期从事的研究方向和定位等。

项目申请本身是一次重要的科研逻辑和写作表达的训练,这是我在博士前期有所忽视的地方。在评审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用尽可能直观、通俗易懂而有趣的方式传递自己的研究动机的重要性,尤其是阐述其中贯穿的核心思想。科研逻辑和写作表达的训练方面没有捷径,需要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与体会,以及坚持日常写作来提高表达能力。

此外,在日常积累的基础上,也应该在机会来临时,勇于挑战并努力争取。陈老师时常鼓励我们说:“很多事情需要去尝试,才能有结果。”我知道立项只是一个开始,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对于我而言是在学术研究中克服困难,挑战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的激励。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武子越参加夏威夷系统科学会议

Q4

对于信息系统专业的同学们而言,

哪些科研习惯比较有效?

武子越:

在信息系统(IS)领域,我们经常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管理问题——我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科研日常。实践层面可以借鉴计算机思维来进行项目管理,比如建立一个的文献分类体系,适合自己日常查阅、增补、整理和提炼;对于代码,数据和实验结果,可以借助Git等工具进行版本管理和迭代。

我主要关注的领域涵盖统计和运筹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管理学应用,涉及繁杂的领域文献和资料。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体系往往能够减少重复劳动、避免混乱,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可以尝试随时记录科研灵感。很多有趣的想法或思路或许都不是在办公室产生。灵感可能来自于咖啡馆、公园里、旅途中,甚至一些很久之前的想法也会在未来某一时刻为研究助力,我们要相信量变产生质变。

Q5

对于想要申请直博、做科研的学弟学妹

你是否有经验/习惯可以分享?

武子越:

从战略的角度,在博士初期,同学们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和逻辑至关重要;对于方法层面的研究,将方法实现的细节理解透彻,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做到举一反三。从战术的角度,同学们可以通过实践着手一个研究项目并以学习的心态推进,这样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掌握研究基础。

由于管理学科研反馈周期较长,在心态上可以尝试放大每一次反馈。比如,理解了一个方法、得到了初步结果、投稿并参与一次会议,或者每天坚持写作,记录自己的思路或者实验结果,都算是一种进步和反馈。同时,注重Work Smart。除了投入时间外,保持头脑活跃思考也非常重要,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会如此”。

遇到困难时,记得积极寻求帮助,避免“闭门造车”。可以走出去请教他人。对于研究方向的把握,多和导师、领域内的专家交流是很重要的;对于技术细节,可以向擅长此方面的老师或同学请教;对于商业应用,与业界人士交流可以让研究更加贴近实际。

作为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能够开阔视野,突破思维的舒适圈。管理学院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值得我们把握机会,从交流合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虽然我们每个人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各有不同,但不同领域和方向的思维和方法交汇会带来新的灵感,可以发展成有趣的交叉研究。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生活中的武子越

对于武子越同学来说,

陈熹老师是他科研路上的引路人,

正是在陈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之下,

他才能突破科研“瓶颈”,

顺利完成项目立项。

陈熹老师对他有怎样的评价?

对他又寄予了怎样的期望?

让我们听听陈老师有哪些话想说。

———— 导师寄语

ZJUSOM

武子越同学专注于科研,行动能力强,也很努力。作为三年级的博士生来说,取得了一点成绩,具有很好的潜力。

我对他有三点希望:一是要持续努力,将潜力转变为实力;二是要多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开拓自己的眼界,结识更优秀的人;三是要平衡生活和学习,多锻炼身体,有一些爱好,做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人。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陈熹

对于很多直博生而言,快速进入科研状态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个勇敢的尝试。武子越及时调整状态,快速适应科研生活,完成了自己科研路上的新突破。

“以高质量科研成果为目标,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武子越和管院的同学们坚守在实验室中,在漫长的科研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自科项目的立项是对武子越科研进展的阶段性认可,也激励着他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继续进步。我们期待看到武子越和更多管院青年学子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

采访/编辑:王婧莼

图片来源:受访者

审核:佟庆、王贞玉

从“科研新手”到首批“自科青年学生项目立项者”,看他的科研进阶之路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