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申请书的立项依据怎么写?4点建议!(基金申请书的立项依据怎么写-4点建议怎么写-)
文 | 冯培忠(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爱情需要理由,同样,基金也需要理由。立项依据就是基金的理由。
是否能打动评委如同能否打动恋人的心一样,看你是否会甜言蜜语(句句说到心坎上),或高富帅(牛X的论文一大堆),或两情相悦(男女在价值观、思维、行为方式等方面相互认同,是内在情感上的共鸣)等。
关键是能打动对方。怎么打动?讲个幽默的故事调节气氛、花个心思搭配并买束鲜花、吃个低调奢华的大餐、勤快地打个饭洗个碗跑个腿等一大堆。其核心是知己知彼,了解对方、了解需求。
基金与爱情有相融相通之处。立项依据怎么做到甜言蜜语、两情相悦?就看是无病呻吟、隔靴搔痒,还是抓住矛盾、实打实干。
无病呻吟的立项依据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全球战略、各国规划、国家政策说了一大堆,从政府到官员、到社会、到资本、到未来都非常重要,或者双碳、航空、环保、气候等连篇累牍。但是如果把这些内容放到新闻节目、报刊栏目等同样适用,甚至记者们写得更漂亮,外行们不用思考就能明白,普通老百姓听得头头是道。
然而,这样的立项依据和科研项目只有社会性关系,没有紧密的科学性关系。
所以,立项依据要从精确场景和工况需求调研开始(工况指设备在和其动作有直接关系的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大家基本掌握了文献调研方法,但究竟看了一篇文献就照猫画虎干、还是读了500甚至1000篇去伪存真之后干?这有着本质的差别。
一种可能类似无头苍蝇瞎干,看着实验有声有色、论文连续刊发,但对科学问题本身并无任何新的贡献,只是期刊大爆炸时代的重复性码字,或者类似对学生的一种基本训练而已;另一种是面向真问题干,当然也可能有中间派,有一点但不多的新意,但是无论如何,可以因为能力水平差别干不出来,但至少思路和方向要对。走遍千山万水,了解并掌握真实而精确的场景和实际的工况需求并为之科研。
深入一线调研,了解真实的工况和环境场景。写申请书的时候经常会说,这是面向双碳战略或者航空航天的重大需求。但是双碳和航空都是大领域,例如一架航空飞机需要很多个工厂协作,可能上百万个零部件,那么申请书到底是面向航空航天领域的哪个环境、哪一类关键零部件的需求?这类零部件目前的进展与问题是什么?可否娓娓道来?这就要求真实的了解和掌握实际的需求。
辨别式调研,弄清是科学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是科学还是参数、是原理还是实验。
以材料为例,材料是所有装备的基础,研发新材料到底是科学问题还是技术问题,如果单纯的试错性工艺,就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如果能在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揭示其本质的原因就是科学问题。
可以说目前的大多数论文都是技术报告或者实验报告,缺少科学的发现。所以在技术或实验的基础上,调研并思考如果不做实验,问题能有什么新发现,这样就接近了科学。如果只有实验,那就还停留在技术,所以要透过技术和实验寻找其中本质的、关键的科学问题,从而通过科学指导技术或实验的进步与发展。
弄清是信息壁垒或技术壁垒还是发展需求,是个别问题还是共性问题。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在横向科研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是因信息或技术壁垒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并不是完全的科学问题。
例如目前我国XRD仪器(X射线衍射仪)的水平与精度和世界知名品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科学问题么?XRD的理论已经非常成熟、清楚和公开,所以不存在科学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做不好,是否要研究?是否要支持?当然值得!但是这可能是一个工业配套的系统性问题,甚至是一些加工技术问题,是技术壁垒造成的,而不是科学,所以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来说就缺少科学性。可以通过技术的改进实现效益的大幅提升,甚至打破卡脖子、出口创汇等,但依然是技术壁垒。
多场景调研,客观凝练科学问题和未来方向。“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瞎子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综合地分析问题,从而得出更精准、更正确的结论或观点。
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主观性和独立性,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充分的调研可能就以偏概全,从而南辕北辙。所以调研要走遍千山万水、翻遍千本万卷,到不同的工况和需求调研,客观凝练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科学问题以及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准并结合与自己契合的场景开展研究。
“坐到办公室里都是问题,下到基层都是办法”,科学研究也一样。
坐在办公室对着电脑码字都是问题,腰酸背痛,实则无病呻吟;下到基层、深入现场开展调研,不仅强身健体,还可能找到真实的需求,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文艺有采风、官员下基层。这些都是调研,都是了解真实。科学研究更需要调研和了解真实,给出一个精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