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搞科研,越来越功利(本科生做科研弊大于利)

看到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张宇宁老师写的一篇关于本科生如何做科研的文章,里面写到“本人一直对本科生教育情有独钟,尤其是近几年,连续指导了几十位本科生同学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全部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部分所指导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业绩,他们中的佼佼者甚至在国际主流的SCI收录期刊发表了若干论文,并被保送进入我国顶级名校或者出国深造。

除此以外,本人对本科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也非常重视,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平时定期的组会汇报以及学术会议汇报等等,能力提升显著。这几年,个别本科同学还获得了国内主流会议的“优秀青年论文奖”等等,足以证明培养的效果。当然,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无论对于学生和导师均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提前未雨绸缪。另外,在其他兄弟院校进行讲座和上课的期间,通过与各个高校本科生的交流,也明确感觉到本科生对于科研的热情是很高涨的,但对于如何去做、如何准备等详细细节却都一头雾水。”

大学本科生搞科研,越来越功利(本科生做科研弊大于利)

高校学有余力的本科生,跟合得来的导师申请科研项目和课题,应该是一件大家互利共赢的好事。理论上,这样的学生应该是对某个相关专业的课题非常感兴趣,并心甘情愿地投入大量课余时间去找资料、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比起那些有空就喜欢拿着手机刷抖音、玩网游的大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而且还能学到不少书本之外的新技能,比如英语阅读能力、查找文献资料、计算机编程能力等,对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或者想进一步深造继续就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都是非常有用的。

作为大学老师,如果没有带研究生,也可以把自己认为没空处理的小课题交给学生去解决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课题上面,不仅能够补充导师自己的知识空白,也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效率,无论对导师,还是学生,都是双赢的局面。

大学本科生搞科研,越来越功利(本科生做科研弊大于利)

但是,据这几年的观察发现:现在大学本科生搞科研,而且越来越功利。

不管是一流大学,还是三流野鸡大学,大多数的大学老师,其实手头上有大大小小的科研项目可以选择。现在,有很多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学科基础还不扎实,一进来就争破头地申请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甚至还发现很多平时专业基础课成绩都是在挂科边缘的本科生也去申请这类项目。虽然说搞科研,跟基础课挂不挂科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连最基础的专业知识都没有学得很清楚,就要去搞科研,这样的本科生与民间科学家有什么区别?

大学本科生搞科研,越来越功利(本科生做科研弊大于利)

造成本科生这种普遍申请科研项目的主要原因,在于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功利性太强和通过率太高。有的本科生,申请之前表现得信誓旦旦,一旦项目申请到手,就撒手不管不问,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没做,老师和学校也拿他们没办法,项目结题草草了事。最后学生找工作、考研、保研面试还能在简历上写这个项目,借着导师的项目为自己的科研能力加分,让招聘单位难辨真伪,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考研率,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到。

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和大学老师们,要敢于设置较高的中期考核不通过率,让不适合搞科研,功利性太强的学生无空子可专,否则这样功利的本科生科研训练,只会浪费更多的科研资源和导师精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