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Z世代做好国际传播?沪上这所高校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12月26日电(陈晨)12月2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交叉学科创新科研项目开题论证会”在松江校区举行。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国国际传播面临发展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开展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高等外语教育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发挥我校新闻传播学科优势,同时利用上外一流外国语学科等优质资源,开展跨学科、跨语种、跨院系的协同创新。面向未来,中心发展要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揭牌仪式由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樊娟主持。李岩松校长、朱威烈教授、李本乾教授、郭可教授和吴瑛教授共同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中心于2023年6月获批,作为校级跨学科学术平台挂靠新闻传播学院。
为促进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推进学校“跨、通、融”战略实施,上外设立了交叉学科创新科研项目,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申报的课题“面向Z世代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获批该项目。课题团队由来自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等3个学科的12位学者组成。科研处副处长潘鸣威教授主持开题论证会。
课题负责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吴瑛教授做开题汇报,子课题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国玉教授、新闻传播学院严怡宁教授、新闻传播学院展宁副教授分别汇报了研究思路。课题聚焦1995年至2009年之间出生的Z世代人群,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探索如何面向不同区域国别、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的Z世代受众开展精准传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效能。
多位论证专家为课题提出意见建议。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本乾表示,课题既要找到面向全球Z世代的共性问题,也要凸显不同地区的个性问题。要注重与国家战略对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表示,课题团队研究基础好,问题导向强,研究对象重要,理论框架清晰,论证逻辑性强。建议课题组要借助上外多语种资源,同时运用智能技术手段开展研究,产出标志性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郭可教授指出,要深化案例研究,聚焦重要区域和重点国家,深入研究Z世代的信息接受方式和习惯,用他们听得懂、听得进的方法开展国际传播。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