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劳动教育赋能(科技为劳动教育赋能的例子)

科技赋予了劳动新的生命力,但是科技并不能取代劳动,学生更不能把劳动教育做成科技教育,而要用科技教育为劳动教育赋能。同时,科技课程与劳动课程的结合也不能机械照搬,要结合不同任务群的特点将二者有机融合。

作为以科技立校的特色校,北京市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的科技类课程时间超过国家规定课时的1倍,在每节科技课中,劳动教育都唱主角。

学校设计了“科技 生产劳动任务群”,将科技元素与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和新技术体验和应用四个任务群结合,让科学教育为劳动教育赋能。

“种植”是农业生产项目的典型代表。学校将种植活动与科学课进行结合,启动“天地共播一粒种”项目,组织学生同宇航员一起开展拟南芥与水稻种植。学生在播种、萌发、生长、结实四个阶段持续观察,并进行了详细记录,最终成功种植出拟南芥。经历整个种植过程后,学生了解到目前正在进行的空间科学实验,掌握了拟南芥的生长过程和所需的生长条件,体会到科学劳动的细致严谨。

在传统工艺制作与科技的融合中,学校注意保留手工艺制作的“原汁原味”,使学生能够感受传统工艺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工匠精神。

学校位于北京航天城,学生家长大多投身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针对这一特殊背景,学校在劳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组织学生参与制作融合航天元素的传统手工艺品。比如,在“意趣陶艺”模块,开展以“遨游外太空”为主题的陶艺制作,学生将青花瓷的“青”与航天的“蓝”融为一体,永不褪色的青色代表着航天事业薪火相传;在“魅力剪纸”模块,开展以“宇宙畅想”为主题的创意剪纸,学生在感受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无限想象。

传统工业生产劳动如木工、金工等缺乏科技元素和趣味性,且工艺步骤烦琐,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通过增加科技“附加值”,让传统工业生产劳动变得“炫酷”。

学校选择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给生产劳动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学校学科融合(地理)课程——“巧手做中国地图”为例,课程内容为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我国某一个行政区地图进行制作,最终全班以“拼图”形式呈现完整的中国地图。具体实施时,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进行对照,第一组学生采用锯割等传统木工工艺方式制作,第二组学生采用激光切割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通过直观对比,学生可以感受到科技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任务群”中涉及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实施难度较大。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将该任务群与其他任务群进行融合,引导学生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主动尝试用科技改变生活,鼓励学生发明创造。

学校开展的“北斗绘制校园地图”项目就是以“如何更好地为新入学的同学提供校园导览服务”为核心问题,通过设置“北斗前沿应用”“编程初体验”“制作北斗经纬仪”及“绘制校园地图”四个任务来开展的。项目综合了数学、物理、地理、美术、信息科技等多学科知识,在难度设置上逐层递进,实践性强,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该项目结束后,学生还利用所学知识创造了“基于北斗卫星和Arduino的老年人电子安全防护装置”“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多元气象数据监测系统”等多个衍生作品。

将科技融入生产劳动任务群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科技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然而科技只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手段之一,如何让劳动教育去伪存真,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仍需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系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1日第10版

作者:刘文文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