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州开新篇(广州市绿美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高质量发展 广州挑大梁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幸福成果。广州始终扎实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推动全方位高质量绿色发展。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到高标准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从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到持续推进海珠湿地、南沙湿地等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从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节俭的广州绿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广州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关注绿美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并且以“绿美”为主题主线,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水平建设绿美广州上,为实现更美广州,积极探索开创高效可行、持续发展的前进之道。

绿美广州开新篇(广州市绿美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海珠湖公园

绿色发展 逐步形成广州特色的城市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广东。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提出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下一阶段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行动方案。在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突出绿美广东引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绿美广东,绿是立足之本,美是发展目标。如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在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在新时代探索“突出绿美广东引领”的发展之路上,提出了继续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都将为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新征程中,努力开创绿水青山的另一番新景象。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表示,近年来,广东坚持造林数量与质量并重,持续开展造林绿化,2012年至今,广东省共计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总面积4659.15万亩。同时,创建森林城市活动覆盖全省,已有14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珠三角地区初步建成全国首个森林城市群。

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工程,是广州肩负的重要任务,更是广州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广州深入实施美丽宜居花城战略,积极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稳步实施绿美广东行动计划、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森林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公园与道路绿化品质提升行动,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绿色生态格局。

如今,行走花城道路,风貌品质让人难忘;漫步森林廊道,郁郁葱葱枝柳刚韧,全市累计建成生态景观林带728公里;沿路江湖河道,生态幸福水岸空间延绵不断,全市建成碧道609公里;走进老街小巷,城市记忆回味无穷,老旧小区改造完成799个;穿梭循环经济产业园,科技力量助力城市治理,全市焚烧和生化处理总设计能力达到了3.9万吨/日。广州已经逐渐构建了健康稳固的绿色生态基底,逐步形成广州特色的城市空间,让人们享受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

绿美广州开新篇(广州市绿美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广州碧道

融园入城 建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广州生态地标众多,当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华南国家植物园。2022年7月11日上午,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

华南国家植物园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突出绿美广东引领的重要部署。在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每天接待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参观人群中,不仅有学校组团、社会团体,还有家庭一家大小,以及各类摄影、书画人士,走进山野丛林,行走在繁华植物群落,尽情感受虫鸣鸟叫。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孩子们,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里“拥抱”大自然,在“绿色课堂”里探索、冒险和成长。

根据华南国家植物园未来的建设蓝图显示,广州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基础实力,以优越的天然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在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同时,还将重点致力于南亚热带植物知识和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提升岭南园林园艺展示水平,提升科普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支撑湾区绿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通过以华南国家植物园等为引领,抓好自然保护地、各类公园、生态景观林体系建设,协同城市环境保护、自然地保护、乡村绿化保护工作,拓展绿美广东的发展空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生态优美、环境宜居的秀美广东。

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会成为广州城市生态名片,广州也希望未来在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中,能实现“走出园,融入城”的美好愿景。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说,希望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的开展植物保护研究。同时,将做好植物迁地保护的思想贯彻到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建设中,将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知识科普,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绿美广州开新篇(广州市绿美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华南国家植物园

环境保护 以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突出绿美广东引领,就必须要完善生态监管体系,建和管都要“两手抓”,都要持之以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

近日,在广州地铁1号线、6号线的列车上,鲜明又清新的车厢布置,特别引人注目。车厢里既有风景秀丽的广东山水,又有清晰醒目的林长制宣传标语,原来这是“广东林长制”专列正式发车。由广东省林长办、省林业局推出的林长制专列共6列32节车厢,满载着林长制宣传内容在广州城市生活圈穿梭,向广大市民朋友宣传广东林长制工作成果。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落实林长制”也是写入其中。在广州,林长制高效推行,通过完善“三大体系”,以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如今,全市11个区均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相应配套制度83项,形成了“林”有“长”管、“长”依“制”行的工作格局。

生态保护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被视为“晴雨表”。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地是最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近年来,广东省和广州市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多举措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建设水平。 陈俊光表示,广东是全国唯一一个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全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数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南岭、丹霞山列入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中的国家公园候选区名单,初步形成了保护类型齐全、布局日趋合理、生态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地是最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广州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已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广州现有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89处,总面积约11万公顷,占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14.83%,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等5种类型。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蔡胜表示,广州实施保护地建设提升工程,编制印发《广州市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广州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5年)》,建设一批省重要湿地,在保护的同时,提升保护地游憩服务功能。

据介绍,广州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典型森林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建立了包括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6处,总面积9729.54公顷,有效地保护了唐鱼、桃花水母、伯乐树等珍稀物种及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城中央分布的白云山和海珠湿地被誉为广州的“北肺”和“南肾”,与天河湿地、花都湖湿地、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南沙湿地共同构成城区的生态屏障,为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迁飞营造了生态廊道,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大大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绿美广州开新篇(广州市绿美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海珠湖

代表委员建言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李小军:

发挥生态地标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教育等功能

李小军认为,在生态建设和保护上,可以更加善用各类生态地标和自然保护地,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生态地标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教育等各方面功能。“对于华南国家植物园,我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包括植物园的历史、植物等各方面,让大家知道来到植物园,可以开展很多与生态自然保护和教育相关的活动。”李小军说,目前他观察发现,还有部分市民游客只是把植物园当成一个普通公园来“游玩”,还没有领略到植物园的强大魅力和内涵,这对于游客、对植物园本身,都是相当可惜。

“我们可以加大宣传,通过历史、科研成果等各方面,让大家知道植物园在防护林、农业等方面,都有着很多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让各地在建设保护地的同时,能与植物园加强联系和合作,发挥植物园在专家人才、科研保护、教育基地等方面的优势和功效。”李小军说。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邓毛颖:

“增绿、织线、拓网”推进绿美广东,助力湾区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广东以生态立省,打造形成万里碧道、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等一批鲜活的绿色发展示范样本。不过,邓毛颖认为,“广东省城园融合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林业经济及其生态文明价值、继承和延续本土森林生态风俗传统价值转化低,优质生态资源供给赋能乡村振兴不足。”

邓毛颖建议,要坚决治理以上痛点,可以聚焦重大平台,建设“湾区绿美公园体系”,挖掘闲散空间,打造绿美生活圈,推动“森林进入城市”落脚点,精心谋划“绿在身边”微场景;织补“湾区绿美道”,推行“线性扩绿”“立体增绿”,打通“城市拥抱森林”“最后一公里”;推进区域生态共治共享,建设“湾区城乡绿美森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邓毛颖说,建设“湾区绿美公园体系”,推动“森林进入城市”落脚点。“结合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新区等重大平台,布局区域性绿美公园,推动滨水空间、临绿空间的‘森林化’工程建设,建设湾区里的‘中央公园’;同时进一步依托岭南水乡等历史文化空间,打造湾区人文景观地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陈忧子、王维宣 通讯员刘伟、万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