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春暖花开,新年伊始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

有这样一群民大人

有人走在科研路上步履不停

有人在各类竞赛中绽放光芒

有人在懵懂迷茫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有人全心投入每一件事而最终得到回报……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用100分的热情充实大学生活

他们就是我校2020年

吴泽霖奖学金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得者——

李黎:挖掘潜能,勇于探索

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李黎,文传学院2017级广告学专业,四年平均绩点4.10/5.00,专业排名2/93。现保研至中央民族大学传播学专业。

获奖经历: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大广赛策划案省级一等奖、国家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国家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口译二等奖;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笔译三等奖;湖北省新闻传播技能竞赛交互媒体一等奖。

科研经历: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郴州古包群的价值传播与媒介记忆的呈现研究》,项目编号:GCX1930 ;在《传媒论坛》、《新闻前哨》发表三篇文章。

“最初,我认为自己是属于没有目标,只能老老实实跟着规则走的人。”李黎这样评价自己,“但也正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我在大学四年里才会想要不断尝试、挖掘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参加竞赛时将课本里的知识付诸实践、提升自己的胆量;实地调研时深入一线,脚踏实地地感受社会脉搏;负责项目时学习如何将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摘取获胜的果实……“每一次的活动和比赛都有它的意义,比如历时很长的大广赛和大创,在我和队友们在数次思维碰撞的火花里,在走访村落、对村民进行采访调查时,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收获了能力、友谊和荣誉。”

作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李黎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并提高活动策划、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以及对市场的洞察能力等。“多看书有助于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和思维体系,这样才能在论证时论证充足、旁征博引。”李黎不仅仅用心尽力地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在自学其他感兴趣的技能时也毫不含糊。他通过自学考过三级网络技术和健康管理师,并拿到了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国家三等奖,他说:“我越学越感觉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这个时代也要求我们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知识有它自然的结合点,只要能帮助我前进就好。”

哪怕曾经迷茫,但只要勇于探索,静心积淀,“咸鱼”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道路。

孙燕: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孙燕,2014.9-2018.6 资环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8.9-至今 资环学院环境化学专业研究生。能够熟练分析或操作 XPS,XRD, FT-IR,SEM-EDS,XANES,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三维荧光光谱,ChemBio Office,Origin, AutoCAD,AI,Athena和PS,具备实验设计路线及实验机理图的可视化设计(3D)及英文写作及交流能力。

获奖经历:2020年国家奖学金;吴泽霖奖学金二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二等奖(负责人);湖北省化学环工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研究生报告二等奖;第九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学生报告专场三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南民族大学2018-2019年度优秀研究生;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等。

科研经历: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等六个课题项目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在国际环境领域权威期刊(Top, 一区)Bioresource Technology(IF:7.5,一作两篇),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9.01),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F:7.1),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IF:5.3)以及国内著名期刊化工学报(EI)等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在我看来,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专业,它就是我的兴趣所在。”谈起自己的专业,孙燕眼中闪耀着光芒。

科研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每项研究成果背后都藏着无数次的失败,“做实验时,我也有情绪崩溃的时候。”孙燕回忆自己的科研经历,道出了自己的心酸苦楚,“可能类似专业的同学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实验,往往需要无数次的尝试,重复一两次还好,做到第N次时,就会陷入自责又无力的情绪漩涡中。每当这时,我就会选择暂时走出实验室,吹吹风、散散步,大吃一顿之后再回到实验室找出自己的问题。”

孙燕对专业的坚持,除了出于热爱,还离不开师长和前辈的提点支持,“我的导师对我要求很高,总是耐心地帮助我解答学习上的困惑,包括蓝际荣在内的学长学姐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们给予了我许多关于未来的建议。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接下来的日子,我还将秉承着对于这门学科的热爱,继续走下去。”

一周七天,孙燕恨不得住在实验室里。做完自己的实验,她还会抽空带学弟学妹做一些创新科研竞赛。对于未来想走科研道路的学弟学妹,孙燕建议道:“做这个决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没有兴趣却顺着大流考研之后就会很痛苦,做科研要付出时间、多思考、养成好习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长路漫漫,今年已经研三的孙燕仍然打算继续深造,她在心中细数七年走来的点点滴滴,由衷地微笑道:“虽然很难,但做科研真的是一件让我很喜欢的事。”

符玉欣: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符玉欣,数统院2017级应用统计学,平均绩点4.00/5.00,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现保研至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攻读统计学硕士研究生。

获奖经历:曾获吴泽霖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一次、专业一等奖学金三次;三好生、大学生创新标兵2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院级 校级)9次。2018年、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两次国际二等奖;第七届“泰迪杯”数据挖掘竞赛国家一等奖;第八届“泰迪杯”数据挖掘竞赛国家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湖北省三等奖;

科研经历:参与的项目共计6项,包括国家级大创2项、省级大创1项、大学生挑战杯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其中作为负责人的项目3个。本科期间发表了四篇论文,其中一篇EI,三篇国家级期刊。

“我高中时就对数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很早就定下潜心研究数学的决心。”令许多学生感到“头秃”的数学,对符玉欣来说却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许多日常的本质都离不开数学,小到彩票,大到投资,甚至是平时刷到的‘热搜’,都涉及到了数学知识。”

符玉欣认为,只要肯花时间去思考,就不愁学不好一门学科。数学学习的最好方式永远是回归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加以适当习题辅助学习,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询问不会的知识点;课余看一些网课,有更深层次钻研目标的还可以到知网上查阅相关的文献。

专业课上打牢基础,数学类竞赛中才能大放异彩,在比赛过程中,符玉欣也遇到过诸如选题确定、团队分工、报告撰写、阐述答辩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回想起和队友一起熬夜、思考、努力的场景,符玉欣感慨:“比赛重在过程,即便最后没有拿到满意的成绩,也不需要气馁,因为它在无形之中培养了许多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

在本科期间发表了四篇论文的符玉欣认为,发表论文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自身日积月累的努力加上导师的悉心指导,最后在文章中向读者呈现出自己的思考点和创新点,这样才能够铸就一篇好的文章”。

最后,符玉欣寄语学弟学妹:“希望你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体验大学生活,挖掘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在大学四年忠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内化知识,把握机会。”

王纯:永远走在“更难的路”上

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王纯,文传学院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排名1/212 ,GPA3.93/5.00,获CATTI三级笔译、BETT中级笔译证书。现保研至中南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

获奖经历: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专业一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省二等奖,中西部翻译大赛三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标兵,四月季风征文比赛二等奖,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优秀记者二等奖,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中南民族大学文艺体育优秀个人,中南民族大学三好学生。

科研/实习经历:2019年5月-2020年5月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2019年7月-9月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17年9月-12月任武汉联众致远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图文编辑实习生,负责自媒体平台运营所需的文案撰写、编辑以及推广工作,文章阅读量最高至10万 ,获评优秀实习生;2019年7月-8月于武汉新东方优能中学担任助教。

竞赛、实习、志愿服务、社团……在回顾自己充实丰富的大学四年时,王纯分享了一句话:“永远选择更难的路。”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王纯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和写作。她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很‘浪漫’的学科,它能够建立起一个新的观察世界的思维体系,也可以让你保留住内心中的一点点理想主义。”

想要在任何学科有所精进,都需要阅读大量理论著作。“这些书籍比较难啃,但往往收获很大,可以帮助我们打通整个专业体系。”王纯建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课后阅读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韦勒克的《文学理论》等专业著作并且做好精读笔记,再结合课堂上的笔记融会贯通。

英语是大学里每个专业的必修课,除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王纯还在本科期间拿下了CATTI三级笔译和BETT中级笔译证书,并在多场英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英语翻译方面,王纯一般采用“回译法”来练习,“比如把英文翻译成了中文之后,再把自己翻译的中文翻译成英文,通过对比就可以更直观地发现自己还没掌握的知识点。一天保持两篇500字左右的翻译,坚持一段时间过后,翻译水平就能慢慢提高。”

在忙碌的学习之余,王纯喜欢看电影、阅读和跑步,而在更多时候,王纯都稳步走在“更难的路上”。“早起去图书馆比待在暖和的被窝难,均衡饮食比大吃大喝难,看书运动比打游戏蹦迪难,但我希望你们可以选择难,即使孤独、即使艰辛,但最后你一定不会后悔。”

金登科:保持好奇,坚持积累

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金登科,中南民族大学管院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绩点4.20/5.00,加权平均分92.24,专业排名1/74,现保研至西南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获奖经历: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 H 奖(二等奖);2018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三等奖;第26届湖北省翻译大赛初赛省级三等奖;连续两年获得中南民族大学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中南民族大学优秀团员;中南民族大学创新标兵;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三次;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二三等奖各一次;中南民族大学优秀导生、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奖学金各一次;“超星杯”信息检索大赛校一等奖。

科研经历:以第一作者在《商场现代化》杂志发表论文《中国制造 2025 背景下制造业管理人才职业素质培养探究》;第四届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HRU)中东部赛区承担中南民族大学代表队队长职务并获特等奖 ;论文《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共享经济消费模式创新研究》以合著一作发表于《价值工程》杂志。

“我在大二下学期发表了第一篇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中国制造 2025 背景下制造业管理人才职业素质培养探究》,这是我真正踏上科研道路的起点。”

追溯自己刚开始探索科研项目的经历,金登科十分感谢导师毛忞歆。“在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毛忞歆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前前后后修改了五六次。”从那时起,金登科便认识到,“所有的成绩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坚持,努力汲取知识,最后才能厚积薄发,科研和比赛都不例外。”

比赛经验丰富的金登科认为:“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互联网 、挑战杯、创青春、数学建模等大型且含金量相对高的比赛,比赛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自信,踏实诚实地去讲解和展示自己成果。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于积累和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在各类比赛中完成知识的交叉和迁移,才能有更多的创新。”

金登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人,学习新知识时,他会依托已有的经验,将其与未知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逐渐将更多的“未知”变成“已知”。他说:“学习与长跑一样,我知道自己每一天都在朝目标前进着,不断积累,不断求索。”

焦文浩:无畏真理,展露锋芒

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焦文浩,大一学年绩点4.10/5.00,学分加权平均成绩91.10,排名2/314,综合素质测评得分78.645,排名1/314。现任药学院化学生物学1901班创新实践委员。

获奖经历:2019-2020学年吴泽霖三等奖学金;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2019-2020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2019-2020学年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9-2020学年校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19年药学院百生讲坛优秀主讲人比赛三等奖;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乒乓球协会内部交流赛男子单打季军;2019年、2020年药学院“藥艺起来”才艺大赛优秀奖;2020年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科研经历:中南民族大学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2019年中南民族大学“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

“‘萃物求精,炼性达仁’——我始终牢记着这八个字的院训,渴望在药学院这片沃土上用科研创新来践行这一院训。”焦文浩动情地说道。

大一期间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对焦文浩来说记忆深刻:“最难的阶段是原本确定好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某些性质不达标而被迫中止,然后再开始寻找新的研究对象,如此循环往复。每次遇到瓶颈时,我的导师舒广文老师总会鼓励我,耐心地和我一起分析问题,直到把问题解决。”

在2020上半年的“互联网 ”比赛中,焦文浩从中收获了友谊、勇敢、严谨与坚持,“由于疫情,互联网 大赛的答辩改为线上进行,在每天完成线上专业课程的学习后,我们便会一遍遍琢磨项目书,不断完善项目的每个部分。在确定了线上答辩的时间后,负责演讲答辩的我开始认真准备答辩PPT,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润色答辩稿,在这期间队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最后喜人的比赛结果与大家的努力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19级的学生,焦文浩的本科生涯才刚迈上征途,他对未来满怀憧憬:“我的目标是保研,这对我来说还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在稳住成绩基础的同时进行科研训练、参加竞赛,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来日方长,我将会继续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向优秀的学长学姐们看齐,不断地鞭策和勉励自己。”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面对未来,焦文浩用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也激励和他一样执着逐梦的民大人。

杨金莉:满怀热忱,奔赴前路

绩点4+、国奖、科研论文、保研……请收下牛年民大第一碗“鸡汤”

杨金莉,绩点3.88/5.00,综测排名1/53,综测成绩82.472,排名1/53,加权成绩90.18,排名3/53,现保研至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政治学理论专业。

获奖经历:2019、2020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2019年-2020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文体佳绩奖学金、三好学生、吴泽霖三等奖学金、“克勤创新创业奖学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优秀项目奖”;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优秀志愿者,2019年湖北省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一等奖;2018年-2019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工作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干部;2017年-2018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第七届“导航杯”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导航杯”讲课大赛三等奖等。

科研经历:2018.06-2018.07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获校级三等奖;2019.01-2019.03“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调研作品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二等奖,所在团队“wonder”获得寒假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团队”;2019.07–2019.08参加北京大学暑期学校学员科研;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级优秀,项目论文成果在期刊《赤子》公开发表。

“我认为做社会实践是培养科研能力的第一步。”谈及自己的调研经历,杨金莉热情地分享道:“从大一磕磕绊绊地调研,到大三完成大创项目并发表论文,这得益于我勇敢地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并且不断试错,不断积累经验。”

回忆自己的保研历程,杨金莉感慨道:“我最终能够保研成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笔试或者面试有多出彩,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的加权平均成绩比较高。成绩是最重要的,课多时不要去敷衍任何一门课,课少时打牢基础、扎实学习。”

在学习上,杨金莉认真对待每一门课,并且重视学习的计划性,“今日事今日毕,制定日计划、月计划和年计划,心里要有一杆秤。养成复盘的习惯,对自己的考试、比赛、论文,甚至一次课堂作业都应该去总结反思。另外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关注时事,跟上时代的脚步,这也可以为课题增加灵感。”

回忆在民大三年多的时光,杨金莉认为自己尝试了许多想做的事,也寻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在民大的日子是自由、快乐和圆满的,我实现了目标,最后也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杨金莉总是满怀热忱、全力以赴地去做每一件事,“全面发展和搞好学习并不冲突,区别是把休息时间拿来做志愿活动、学生工作,还是拿来刷剧、打游戏和睡觉。只要用心,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无用功,只是发展方向不一样,但最终它都会成为你宝贵的知识财富。”

“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走着还是结伴而行

让每一个脚步都坚实而有力量”

圆满美好的结果

从来离不开无数个日夜的

埋头苦干和默默积淀

用专注和坚持填满大学四年

用梦想和热忱高歌青春乐章

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民大人!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