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有组织科研,以“三新”助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日前,青岛科技大学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共建山东橡胶产业创新研究院框架合作协议,这是青岛科技大学和枣庄市落实《关于推进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行动,该研究院是文件出台后山东省第一个落地的产业创新研究院,总投资1亿元。

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有组织科研,以“三新”助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这是继2022年7月青岛科技大学与山东亘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7.7亿元山东省金额最高校企合作项目和2023年7月与济宁亿联化工有限公司签订2.2亿元校企合作项目后,又一个过亿元项目签约,三次签约总额达到11亿元,凸显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成效。

“近几年来,青岛科技大学聚焦有组织科研,以塑造新生态、开辟新路径、涵养新沃土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了一套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伟说。

制定四项保障措施,塑造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生态”

在制度保障上,学校制定《关于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实施意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等18项规章制度,为开展有组织科研提供制度保障。

在组织保障上,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有组织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和由校长牵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促进委员会,定期研究工作、确保工作成效。

在平台保障上,依托橡胶化工特色优势,学校建成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与成果转移转化载体,组建大平台、大团队,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协作的科研生态。

在氛围营造上,倡树“不找校长找市场”“校长带着打市场”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成果转化“光荣榜”,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为愿做科研、能做科研的教师“松绑”,为科研创新活动营造既合乎规范、又相对自主的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实施多元分配方式,探索长周期评价,激励和引导教师长期稳定开展科学研究,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科学引才用才格局。

近三年来,学校共签订技术合同1775项,合同额近20亿元。

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开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路径”

成立学科性公司。学校依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密炼机上辅机”项目成立校办企业、学科性公司,相继孵化软控股份赛轮集团2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由学校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的上市公司已达9家,孵化相关产业链公司400余家,为我国橡胶化工行业创造产值超过1000亿元。

整体转让技术。“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项目技术整体转让万华集团,并连续20余年持续为企业提供技术更新迭代服务,联合攻克了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取得国际领先地位。

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有组织科研,以“三新”助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共建研发中心。通过与橡胶、化工、大数据等领域大中型企业联合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研究所等“科创飞地”6个,实现从技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如学校多年与新华制药开展产学研合作,双方合作的项目“布洛芬合成工艺装置及方法”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近3年累计协助企业新增销售额超4亿元,新增利润超3亿元。学校与赛轮集团、软控股份建设的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世界首创的化学炼胶技术EVEC胶,被盛赞为“液体黄金”。

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学校建设“政校企金”多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山东省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科技创新的“集团军”,为行业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青科大方案”。

坚持与时俱进,培育涵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新沃土”

实施“百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联合企业共建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现有省部级以上平台26个,其中,“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行业技术研发与创新管理平台,该中心的“橡胶轮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

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有组织科研,以“三新”助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主动融入山东省“2 N”人才体系。打造学术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人才、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雁阵”格局,建好专业和学科带头人“蓄水池”,探索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团队的积极性,让能者脱颖而出。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建立校企人才引育联合体。首次设立讲席教授岗位,着力打造一支编制在学校、转化在企业、学术创新在两端的人才队伍。四是鼓励科研团队坚持“四个面向”,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梳理学校22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团队情况,明确各自定位和主攻方向。刘光烨团队研发的新型橡胶合成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邵巍团队研发的自主导航技术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着陆保驾护航等。

聚焦协同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股权化改革。对成果进行赋权确权,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教师、科研团队的科技成果进行估值,既保护学校和教师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解决企业与科研团队双方对成果的“价格差异”,避免科研成果被低估。组建发展共同体,由企业出资、学校无形资产和团队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成立项目公司,伴随企业成长和成果转化的深入,一方面确保各方都可以得到相应收益、享受成果转化红利;另一方面将企业、学校、团队凝聚成共同体,激发三方的原动力,推动相关技术得到可持续的迭代升级。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李鲲鹏 刘奕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