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发展的四大成就和四大问题 -《中国音乐研究十年发展报告》发布
文 | 徐丽梅
近日,由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李幼平担任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正式发布《中国音乐研究十年发展报告》。该“报告”以全国独立设置音乐学院、综合性大学、师范性高校中音乐学科发展为主要调研对象,兼顾全国性音乐艺术行业协会院团、国家级学会组织等机构对音乐学科发展的贡献,重点聚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代表性学术著作和论文等理论成果、代表性学术或行业活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梳理、总结了十年来音乐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对策建议。
音乐学科建设进步显著
2022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武汉音乐学院牵头对十年来全国艺术学音乐研究发展情况展开调研。经过近4个月的广泛调研,课题组获得了翔实的数据材料,精心撰写了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十年来,艺术学音乐学科在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理论研究、艺术实践、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辉煌成绩,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文艺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音乐学科在专业设置、布点数量和区域分布等方面均获得了长足进展。全国先后新建了浙江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院等独立设置音乐、艺术院校,正在筹建深圳音乐学院。部分高校在整合校内音乐艺术教学与科研资源的基础上,新建了一批音乐学院(系)二级培养单位。独立设置音乐学院、综合性艺术学院、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校等不同类型高校,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目标,积极发展音乐学科专业。音乐类本科专业在全国普通高校布点数量增至约910个,其中,音乐表演专业逾300个,音乐学专业逾540个,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约50个。
同时,音乐学科新增或独立出了流行音乐、音乐治疗、音乐教育3个专业。许多高校还充分借助多学科专业资源,搭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开展多学科专业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音乐类本科专业,特别是其中的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全覆盖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十年来,音乐学科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研究与阐释,通过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绩。
第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全面总结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音乐学界紧扣时代主旋律脉搏,重点围绕中国特色元素、革命音乐传统,以及关键时代性旋律(“一带一路”、百年党史、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开展研究。
第二,聚焦音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推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围绕学科知识体系的内涵外延、知识体系建构、提炼学科标识性概念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方面产出中国原创性成果。
第三,聚焦持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同时,在国家进一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大背景下,学界围绕“南音”“花儿”“西安鼓乐”“侗族大歌”“十二木卡姆”等宝贵遗产及各民族非遗传承人持续推进“非遗”研究工作。
第四,聚焦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与实践。围绕服务“文旅融合”“科技创新融合”“新文科建设”“文化产业”等发展需求,学界越来越关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叉融合探索与实践。
国家对音乐学科研究项目的资助范围、资助力度整体呈增长趋势;项目设置及其运行方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日益赢得学术界和社会认可,能够反映音乐学科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音乐学科在近十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高层次科研学术立项共1522项,涵盖了“音乐学”“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传播”“音乐评论”“音乐社会服务”和“音乐交叉学科”等多个领域。“音乐学”“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教育”为数量最多的三类,占项目总数的76.79%;有99项音乐类交叉学科研究课题,多为音乐与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传统文科学科交叉而开展的选题。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音乐学科相关论文数量约32072篇。其中,《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音乐学科论文约13893篇,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交叉融合的特点。这些成果中约4000篇学术论文获得各类科研项目资助,占代表性学术论文总量的约12.47%;反映出音乐学科发展的交叉融合趋势,音乐学科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研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等音乐类出版单位,发行了涉及音乐学科图书一万两千余部。除乐谱和普及类图书以外,音乐理论研究著作一千二百余册,占比约10%。
音乐学科面临四大问题
作为新增艺术学学科门类中的音乐研究与学科建设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大问题:学科发展不够均衡
首先表现为音乐学科明显存在着不同专业在地区间、校际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例如,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在华东和中南地区的布点明显多于其他地区,音乐表演专业在西北地区布点最少,音乐学专业在东北地区布点最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布点最多,在西南、西北地区最少。流行音乐、音乐治疗和音乐教育特色专业独立设置时间较晚,在全国设点数量均较少。面向对接文化与旅游、信息技术、公共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催生的旅游演艺、文艺策划、文化创意、数字文化、文化传播、线上演播等相关新业态及新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发展音乐类新兴交叉融合专业进展不够快。
其次,音乐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状况。经过十年发展,全国具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的培养单位共14家,其中,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中仅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哈尔滨音乐学院,主要培养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具有音乐学科博士点高校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发达或沿海城市,而中西部地区音乐与舞蹈学博士点单位建设进展缓慢,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尚未布点。同时,华东、华北、中南地区艺术硕士学科发展基础较好,西北和西南地区艺术硕士学科发展较为缓慢。音乐学科硕博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客观上制约了区域高层次音乐艺术人才聚集,不利于区域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达成情况不均衡。与其他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相比,音乐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仍有待提高。在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依然仅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三所高校。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基础专业,从体量来说发展最为充分,但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中同质化倾向明显,特色不够突出。音乐学科教学改革虽在一些院校中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性成果,但由于各类院校办学特点、发展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许多院校的学科改革面临重重困难、呈现“有心无力”和发展不平衡的困境。
国家着力推进的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尚需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媒介、教学方式上全面革新,克服配套教材的短板、滞后的考核机制和非标准化的考试评价标准,并在实践性、应用性为特征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等课程类别建设中取得突破。
第二大问题:学科特色不够鲜明
艺术学升格为门类虽已十年,但音乐学科仍属年轻的学科,必然需要经历不断科学、成熟、完善的发展之路,需要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研究成果加以借鉴和吸收,需要对艺术学与音乐学科的学科关系、音乐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音乐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等问题不断加深认识。
音乐学科在“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实质性的合作交流较为有限,在对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对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吸收仍显不足,在“走出去”的广度、深度、质量上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大问题: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关注不够
理论研究的角度和产出的成果,更多出于研究者的个人学术兴趣,较少涉及到更为宏观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问题。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引导下,已有音乐学科的专家学者们对现实性、政策性、重大性问题给予关注。但从整体来说,有组织的集体科研意识不够,其研究的自觉性仍有待提高,研究者学科反思意识和学科自觉、文化自觉有待强化,音乐学科研究的创新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对学科成果价值和意义的提炼和升华仍是一项巨大的任务,特别是研究成果能否服务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仍是音乐学科发展面对的重要挑战。
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不均衡情况,带来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地方性”或“特色性”缺位问题。
第四大问题:“文化自信”有待增强提升
综观十年以来的音乐学科发展,“依赖西方体系方法,缺少自我学术自信”的局面仍然存在。在学术研究和音乐实践中,对中国音乐相关的体系构建仍显热情不足,仍能见到一些生搬硬套西方话语,将国外理论或表演体系奉为圭臬的情况。
正是因为学界对音乐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关注不够,探讨不够深入,难以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以致在国际学术的交流中,中国音乐学界面对国际音乐学界缺少足够的话语权。尚需扎实推动“三大体系”建设,扎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将中国音乐学术话语体系凝练成国际性音乐学术话语体系,打造高质量国际学术平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 THE END –
《音乐周报》2024.1.17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