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平台通用能力要求)

发明过Euler、Algol-W、Pascal、Modula 和 Oberon的瑞士计算机大师Niklaus Wirth说过:“软件=数据结构 算法”。逻辑编程的发明者,英国计算机大师Robert Kowalski给出算法的定义:“算法=控制 逻辑”。

公式带入得到:“软件=数据结构 控制 逻辑”。

“数据结构”实际上说的是信息和数据如何被组织起来。实体概念上就是以数据库管理、文件管理系统为主。

“控制”就是指程序将按照什么样的流程和顺序进行计算。实体概念上大体可以对应近些年很流行的工作流引擎。

“逻辑”就是指数据结构按照什么规律如何相互影响。是业务之间差异的本质,是行业软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产品化的难点、痛点。

再回头看软件行业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使用门槛的降低,软件编程从纸带式编程到代码编程,手工重复性劳动是最大特点。市场大了,供应成了瓶颈。所以大量的社会力量涌入软件开发行业。“IT农民工”由此而生。团队大了,质量控制又成了风险。在外行看来,软件开发从技术密集型回退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的嗅觉是趋利的,眼光经常落在如何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优化提升。本世纪初一些行业内的技术大咖也提出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概念,为资本的介入开辟了窗口。

因此,技术理念和资本自然而然的结合在一起,陆续衍生出大量为了取代IT民工的低代码平台。尤其是近十年,对新科技的投资倾向愈发偏重,低代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面世。

仍然采用传统工作方式的IT团体们如何面对扑面而来的技术变革?仿佛传统手工作坊遭遇了工业现代化。彷徨、迷茫、抱残守缺,还是壮士断腕拥抱新生。

靠天吃饭、手工作坊、社会化生产、工业革命、信息化变革…社会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

任何企业都可以找最强的对手打,但有一个对手你是打不过的,那就是趋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