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控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探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高校必须在内部控制系统建设与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下足功夫。本文从阐述内控制度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入手,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介绍了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做好财务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内控制度;高校财务管理;现状;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遵从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尽职尽责做好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高校资金利用率、促进高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层的财务管理意识尚且不合理,且缺少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及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这些都影响了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如何有效处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内控制度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都是企事业单位为了改善经营环境、获取更大规模效益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其彼此存在紧密联系便是不容置疑的。也不难看出,两者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首先都是为了保证单位发展的正当效益,促进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其次,两者的基础具有相似性,都是将财务指标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最后,两者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都会覆盖到企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全过程,使得事前、事中、事后等环节都得到基本的管理与风险控制。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一般会由单位管理层制定出大体规划,下属不同部门的员工对其进行共同执行。具体来说,内部控制的要点表现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以及沟通5方面,而财务管理则要求对财务信息做出全面整合与分析,由此可见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即后者是从前者延伸出来的概念,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可以以财务管理中的要素为标准,两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同步推进。

二、内部控制下高校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完善,各行各业迎来了更多的、更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就需要从业务经营、综合管理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其综合实力,进而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而受到科学的内部控制模式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高校自身经营状况有一个更准确与全面的认知,使其管理力度得到加强,为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不仅如此,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还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管理层、广大学生家长等社会群体提供更合理的信息数据报告,更优质的服务,进而赢得市场的普遍认可。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资金利用率。高校在长期发展中必须有大量的资金做支撑,因此其成本控制效率如何,就会直接影响其经济获益水平。而在内部控制模式引导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将直接降低高校的经济运行成本,通过资金使用状况的科学严密监管保证其利用率得到稳步提升。一般而言,如果高校将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割裂开来,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运营、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唯有采取科学的整合措施,才能对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进而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并提升信息利用价值。

(三)有利于促进高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现代化企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帮助管理层对教学工作开展前期、过程中及后期的一系列情况与问题进行整体控制,这不只可以帮助高校有效控制运行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支出,还可以帮助高校管理层在把握社会发展大势基础上,对自身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做出必要的调整,进而实事求是地采取发展与管理措施。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增强对当前教育局势以及社会公众在教育方面的现实需求的了解,进而针对社会现象等展开分析与研究,促进群众知识水平的提升、为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在内控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高校管理层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体系内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体与社会组织,这就使得市场竞争不断白热化,高校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在优质服务的提供与创新上投入足够的精力。但实际上,许多高校管理层和财务部门都存在意识不到位问题,其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合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最终沦为单纯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等,这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全面展开,最终影响了管理实效的发挥。

(二)缺少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标准。由于各类高校的办学规模整体呈现扩大的趋势,其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更大挑战,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也显得更为复杂。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却尚未配备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这就使得其内部财务管理任务的完成缺乏有力的引导与规范。不仅如此,因为内部控制不到位、监督职能缺失,财务管理人员也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非法现象,各种挪用公款、贪污问题层出不穷,这就使得财务领域潜藏着一系列风险。

(三)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复杂的市场局势下,高校的经营和管理也必然受各种环境要素的影响,其业务运营与财务管理也会因此面临各种风险因子的威胁。例如,高校在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各项业务的运行、各要素的管理都在信息系统与网络平台上进行,就可能在该过程中出现信息外泄的弊端,且高校的财务核算过程也一步步开启了电算化改革的步伐,但许多员工的技术能力与业务素质都相对不足,这就使得财务信息在被处理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如果财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风险防控意识,无疑会造成各类问题无法被有效规避与防患。

(四)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国内从事高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员工素质发展看,相较于历史时期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仍有进一步强化的空间。例如,当前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由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年纪偏大的人员组成,他们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敏感把握方面有所不足,因此无法根据当前社会局势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新要求及时转变其工作理念。不仅如此,部分高校员工也未曾接受过专业的理论教育与技术培训,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管理效能的顺利实现。

四、内部控制背景下高校做好财务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切实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随着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与完善,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必然要转变其一贯的工作形式,借此处理一系列的新问题,这就要求管理层与财务工作者首先更新其工作意识与观念,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在战略位置上。除此之外,高校要在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发展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与资源,使其与财务管理二者结合起来,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为了解决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滞后的现实性问题,各单位要保持对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足够的重视,组建专门的研究人员,形成更完善的、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局势的科学制度体系。具体来说,高校管理层要明确财务核算、会计管理、内部控制等各自的职能,进而对其工作要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根据其前期制定的科学规划与战略目标,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与明确,并给予其方向上的引导与规范上的限制,提升体制的科学性与统一性。

(三)树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高校管理层要首先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并且组织基本的培训活动,对其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加以强化与培养。其次,高校要周期性启动财务核算与财务资料核查等活动,安排专业人员对财务报表中隐藏的问题加以挖掘与分析,使得各类问题得到及时的处理。而针对业务部门的员工做好发票管理以及费用报销的培训,谨慎审核费用,有效避免费用的重复报销,以及收到虚假发票等风险。

(四)重视人才培养。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从严实施监管,树立良好形象。管理人员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有职业敏感,面对给定的企业经营信息,能在统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做到对问题准确的处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基于此,管理部门要组织相应的员工培训活动,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帮助其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使其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掌握国际金融、成本管理等专业知识。

(五)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为了简化相对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高校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自身特性,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加强各个财务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对信息采集、处理等过程逐渐进行完善,以便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层需要建立明确的管理改革思路,找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目标,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共同推进信息化管理和传统管理,将两种管理方法妥善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加强对内控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内控制度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做好财务管理的策略,高校要切实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要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树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要重视人才培养,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

作者:魏萍 单位: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