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聚焦”围绕“四个统筹”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邹城模式”

近年来,邹城市以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强化党建统领,优化制度设计,深化简政放权,持续推进改革,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邹城模式”。

01

聚焦党的统一领导

统筹夯实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统领各方的作用,筑牢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单设党建专责机构。各镇街均单独设置党建群团工作办公室,具体承担机关事业单位、村庄(社区)、“两新”组织等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等基层党建工作。全市16个镇街共配备80余名党务干部,专职负责基层党建相关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有机构,有职责,有人员”。二是赋予镇街党(工)委“五项权力”。赋予镇街党(工)委对市直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五项权力”,都是基层发展迫切需要的、镇街一线干部热切关注的“干货”,推动实现精准赋权、科学增能。三是实施“头雁引领”工程。抓住“关键少数”,深入开展“三个一批”头雁培育行动,不断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实施“双向挂职锻炼”制度,充实后备人才库。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后备人才、党组织书记市内挂职42人次、市外挂职26人次,选聘“特聘组织员”119名,促进村干部积累经验,丰富工作阅历。同时,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县乡联审制度,坚持“凡进必审”原则,不符合条件的人坚决不允许出现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

02

聚焦基层赋权增能

统筹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坚持以基层需求为导向,聚焦突出矛盾、紧盯弱项短板,在赋权、增能上狠下功夫,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改革。一是激活干事创业“潜能”。通过“减县补镇”“减上补下”方式,推动编制资源转化为干部资源、执政资源,累计下沉事业编制744名。打破镇街行政事业机构界限,允许各镇街在机构限额内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产业特色和工作需求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赋予镇街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打破各工作机构负责人编制身份、职务级别限制。截止到2022年6月底,全市16个镇街配备副科级工作机构负责人159名,其中事业副科105名、占比66%,极大激发了基层事业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二是发挥综合执法“势能”。各镇街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部门派驻执法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镇街综合执法协调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定期协商、研究、谋划辖区内综合执法相关事宜。自然资源、综合执法、交通运输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共下沉205名执法人员,下沉人员的党团组织关系全部转入所在镇街,乡镇津贴补贴交由镇街发放,年度综合考核由镇街组织。同时,邹城作为济宁市第一个配齐全部镇街综合执法办公室主任的县市区,持续做实做强综合执法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中枢作用。今年以来,各镇街综合执法办公室共计牵头开展执法活动601次,市直执法部门在下沉镇街共计开展执法活动2441次,切实有效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三是赋予经济发达镇“动能”。结合经济发达镇改革精神,根据太平镇实际需要,重点扩大其在项目审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国土资源、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将太平镇急需且管用的市级268项权力委托太平镇施行,将434项权力下放给派驻太平镇的机构施行。同时,编制印发《太平镇人民政府镇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将承接的权力明确到内设工作机构实施,确保太平镇承接的权力“接的住、干的好、出实效”。

03

聚焦基层松绑减负

统筹释放体制改革发展活力

坚持将中央、省委和济宁市委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明责减负中,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一是深入规范“属地管理”。以明晰县乡职责边界为着力点,出台三批规范“属地管理”清单,明晰18个领域125项具体事项镇街配合责任。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分别制定出台关于依单监管问责、规范考核评价、动态调整和职能准入、派驻机构管理等方面的7套配套政策,防范市直部门向镇街转嫁责任问题。二是专项整治“甩锅”问题。聚焦市直部门以“属地管理”名义将本身承担的职责事项推给基层,本部门变“文件中转站”、当“甩手掌柜”以及在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中互相“踢皮球”等四种突出“甩锅”问题,市委编办联合市纪委监委机关、市重大决策推进服务中心开展“甩锅”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对基层一线反映的问题线索逐条分析研判,靶向督导整改,厘清职责边界,健全长效机制,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部门依法依规履职意识。三是清理规范考评事项。一方面,严控“一票否决”事项,明确除中央、省明确规定外,一律不得增设“一票否决”事项,加强对“一票否决”考核事项的监督检查,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或不按规定开展“一票否决”考核事项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全面清理规范“责任状”,每年形成《签订责任书清单》,提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后予以下发,对不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签订责任书清单》范围内“责任状”一律取消,确保责任书签订规范。

04

聚焦优化审批服务

统筹构建高效便民服务格局

坚持以一次办好改革为总抓手,深化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服务,持续提升基层便民服务水平。一是政务服务大格局初形成。16个镇级为民服务中心、858个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全面运行,打造形成“市级引领带动,镇街协同联动,村居(社区)有效补充”的服务格局。下放镇街政务服务事项186项、村级事项53项,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所有事不出城”市镇村通办服务格局。二是定向赋权增能显成效。坚持重心下移、依法下放,探索实施“市县镇三级同权”,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等高频、简易、便民的审批服务事项下放到园区、镇街,持续释放活力。如,为助推园区发展,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建设类、市场准入类等59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区内事区内办”。三是政务服务微循环顺利打通。扎实推进“政银合作”,有效破解政务服务资源分布不均,企业和群众办事“往返跑、多次跑”等问题,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云上宠企”、“一点服务”“静默认证”多个政务服务品牌再造了办事流程,提升了服务质效,群众和企业获得感稳中有升。

来源:市委组织部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