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润”去日本的人,都过的怎么样了?(run去日本)
时间进入七月,2023年已经正式过去一半了,不知道各位的年度目标完成了多少。最近简单回顾了一下上半年的一些关键词。过滤掉各种的经瓜和塔西佗陷阱下的意味太强的新闻。频率最高的词大概是,消费降级,保楼市,低生育率等等。
有人说,中国最终踏上了日韩的老路。
也有人说,这是疫情年代留下的后遗症。但是这些观点充其量只能说是预测,不能算是结果。至于真正的结果如何,只能交给时间。毕竟在如今这个世界,看似肯定的“灰犀牛”身后也许还藏着一只“黑天鹅”。世界大势我虽然不想谈,离我们都太远。但是确实与我们也息息相关。毕竟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踏上时代的风口,而不是承接时代的尘埃。
前几天跟大家聊了聊东京的富人是如何生活的。
那期内容出来后,有不少朋友过来私聊我们。自己并没有那么强横的家底,如果去东京生活,会不会有很大的压力,跟国内相比如何。
有关这些问题,一时给不出太具体的答案,毕竟生活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换话说,生活是发展的。虽然在东京已经生活了十余年,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无产到中产,从中产到资产,从吉安特一路换到了迈巴赫。但是我的生活轨迹肯定不能和所有人契合,我的生活状态未必也是所有人所向往的。
既然这样,今天又选择了三位朋友,分别是刚来东京两年的留学生,来日本五年的公司中层,以及在世俗意义中功成名就,财富自由的老华人。这三位对应着三种不同时间,身份。以及他们对东京感受。希望他们的经历可以给大家以参考和启发。另外话说回来,观察样本有限,本篇内容仅供参考,切勿对号入座。
文艺少年的世界
小凡算是我在新宿街头认识的,鉴于能在新宿街头演唱《郭源潮》的野生艺术家确实不多。所以当一曲终了,我买两瓶啤酒,放在他面前。大家相视一笑,在座皆是老友,碗底即是天涯。一来二去便有了交集。
小凡目前就读于武藏野音乐大学,攻读作曲专业。去年成功考上,今年已经是他入学的第二年了。至于为什么是武藏音乐大学。喝了两杯后,他的回答是,国内的音乐市场让人绝望。羸弱的审美素养,流量化的音乐认知,以及只维护平台的版权保护。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和市场完全是割裂的,在国内学音乐,毕业后能从事的行业无非就是教育和学术,真正想靠音乐赚钱,音乐本身反而是最不要紧的了。
说回生活,由于小凡还在念书阶段,所以他的生活基本就是三大块,上课,打工,业余生活。
先说上课,我问小凡日本大学和国内到底有啥区别。用小凡的话来说,最大的区别不在学校或者老师,而是在同学。小凡的母亲在国内某乐团的演奏小提琴。他也算音乐世家。因此从小就接触这各种器乐训练。在国内的升学高压下,能从小接受系统的音乐训练是很奢侈的。
但是在日本,似乎每个孩子,只要他想。
从小学到高中,没有永远生病的体育老师,和隔三差五嗓子疼的音乐老师。相应的课程不会被数理化“勉为其难"的占据。课后如果还有时间精力,诸位社团或者校乐队也可以满足你那颗少年躁动的心。所以造成了日本的学生,整体音乐审美都会在线,叠加东京各种的音乐会和艺术展。日本同学的艺术细菌确实比较多。
至于打工,其实小凡的家里并不缺钱,一年12万多的学费完全不用担心。但是小凡认为,自己出来加上学音乐,这几年就要近百万的花销,自己多少能帮父母分担些也好。而且,打工对于日本的大学生似乎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家境比他强的同学也在打工。小凡每周固定去一家中华料理店打工,周末会和同学组个小演出或者新宿街头卖艺。一晚运气好的话,大概有一两万日元了。足够一星期伙食费。
他之前也做过很多其他的工作。像是食品工厂的流水线,洗车,便利店等等。一是为了锻炼日语,二是为了感受日本各行业的众生相。
他自己的话就是:艺术从来不在阁楼,而在生活。
至于收入,用小凡的话说,足够维持他的日常花销了。但是前提是他没有自己租房子,不然可能还要再跟家里伸伸手,毕竟自己在留学生中算不上拼的。
除去学校和工作,小凡对东京生活的评价就一个字,平。日常在学校吃食堂800日元就能兜住,校门口就有松屋和拉面店。超大份也就人均1000。穿衣的话,留学生普遍一年爱逛两次奥莱,但是小凡更喜欢从淘宝买完让朋友邮到学校。这样折算下来,反而更便宜。
出去玩的话,学校到池袋只有三站路。
日常吃喝玩乐都很好解决。同学聚会AA,和日本女友出去约会,前半年都是AA。现在变成七三,可以明显感觉到女友的不好意思。所以每次节日,女友送的东西都会更用心。这里提一嘴。在日本,正常恋爱阶段,女生都不好意思让男生负担全部花销,反而如果男方大男子主义爆棚,主动承担全部,对很多女生反而是种甜蜜的心里负担。她们会脑补各种剧情,会觉得这男的过分对自己好,是不是有点别的企图?明明是两个人的活动,为什么要一个人花钱呢?如果一直心安理得的让男方花钱,她会不会觉得我是个贪钱的女孩子?总之就是各种典型的"日式女子不安".这点相信在东京经历过日式恋爱的诸位应该有体会。
而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在日本生活了两年,办理各种事情居然还没碰到要找人的情况。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找到信息,结合Chrome的自带翻译功能,大概都能看懂。从区役所,入管局,学校,医院,商场,景点,饭店,包括家门口的洗衣店,自行车铺等都有官方网站,而且信息齐全。如果到了现场因为信息不全没有办成,感觉工作人员比自己还急,会像老妈子一样千叮咛万嘱咐,下次来一定要带上足够的资料,并用上日本的传统纸质文件,一个个的写下来。最后送出门的时候,各种鞠躬道歉,总而言之,就是辛苦我白跑一趟了。这种待遇在自己的前半生很难想象。反倒是假期回国办些事情,网上的公示信息写的生怕你能看懂似的。好了,不说这个。
另外日本的一切文化产品都不便宜,包括书籍CD甚至是小电影的DVD,折合人民币都要三位数。如果是追求黑胶甚至老式磁带这种东西,预算则上不封顶。真正做到了千金难买心头好。
最后问小凡的对未来的打算,小凡自己表示还是很迷茫。如果可以,自己还是想要留下来的。毕竟日本的音乐市场较之国内要体面不少。但是竞争压力也很大,用他的话说,想在日本的乐坛讨生活,拼命的普通人根本没希望,想成名必须是努力的天才。但是这几年的留学经历,还是让自己长了不少见识和本事。至少这里对艺术的表扬不会是唱的真高,弹得真快,画的真像。
清醒青年的日常
说完了初来日本的小凡,相信很多朋友有着和小凡一样的迷茫:如果自己在日本留学生活了几年,该怎么留下来,留下来之后会怎么样呢?
下面这位哥们,大概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我的这位朋友算是我居酒屋小酌的饭搭子。其实上次再和大家聊东京富人的生活时,他也是我的观察样本之一,但是考虑到中年大空翼似乎更具标志性。便没有了他。
说回到这位老哥,今年33岁,曾经的东大留学生,当年他赴日求学的时候,远没有小凡那种扎实的家境。因此这位老哥的求学经历是很忙且累的。完成课程的同时,每天两到三分兼职是固定的。但生活不像是热血漫,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有结果。毕业后,求职不顺的他最终还是回国。进过互联网大厂,但007的工作强度,让一度认为自己是拿命换钱。
最后因为兜兜转转回到了日本。最终进了大手日企,从事IT,工作了两三年,累积了相应的履历和成绩,就这样。日本回东京快五年了,如今算是公司中层,负责产品上线前的测试。年收税后到手1700万日元左右。虽然算不上有钱人,但是老哥自己已经很满足了。
男人到了这个年纪,职场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老哥在国内的时候,自己扑腾过,私企也干过,如今到了日本。关于职场的对比他深有感触。
国内的职场,想立足的话工作能力顶多排在第三位,第一肯定是要靠人,无论是人情还是人脉。其次是工作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可以是你的,也可以是你拿别人的。特别是在体制内。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体制内的好岗位就像是aidz,只通过血缘,母婴,和性传播。
倒不是说日本职场就没有这种问题。如果到顶层,外国人身份确实会是一种限制。但中高层之内,基本不存在这种顾虑,至少IT业,他们愿意把工作能力作为第一考核指标。
而关于简中互联网上,那个流传许久的日本前后辈制度,哥们坦言,这个确实存在。但没有传的前辈当爷后辈当狗那么魔幻。这种说法能足够渲染情绪,但用脚想就会知道,如果在一个资本社会,不以效率优先,而只是单纯讲辈分。
这件事儿本身就不符合资本利益最大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不符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事儿,能长久,能普遍吗。答案不言而喻。所以这话,如果只是渲染情绪可以听听,如果真的打算来日本职场,不用太在意。目前前后辈制度的文化,最多的体现是:后辈对前辈有足够的尊重,这是文化。前辈对后辈有足够的教导。这是传承。至于过多的东西,那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的强制。
而且哥们说,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如何迅速取代前辈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一点。说到这,老哥举了个例子,他所在的行业是IT,当日本员工还在死扣代码,认真完成自己的份额的时候,有人已经默默的去淘宝找了个代写,享受另类的吃空饷。规矩,永远束缚不了“聪明人”的智商。而自己空余的时间,则可以发展自己的副业。这种诡异的奋斗感,不知道说是励志,还是什么。总之让人觉得魔幻。
日本在泡沫破裂后的低欲望持续了这么多年。平心而论,单说卷,日本人跟中国人差着档次呢。所以报纸上说日本人压力大跳楼啥的,这位老哥只会干掉杯中的酒后淡淡说一句:就这?
说完了职场对比,聊了聊他在日本这五年生活的感受。首先便是收入。目前大概1700万的年收。可以过上有情调的生活,高尔夫,保龄球,攀岩,滑雪都是很正常的运动。目前收入完全可以享受。周末则东京车程三小时内,伊豆的海,奥摩多的山,箱根的温泉,横滨的夜景。因为地理结构狭长,所以不用太远的距离,就能看到很多风景。
景区各有特色,且商业化不严重,甚至一些小地方景区的物价和市面物价持平,如果硬说缺点,有些景点不够大气,没有雄伟的雕塑,没有大兴土木的足够商业配套,没有那种可以让你一掷千金迅速拉开阶级差距的消费。当然,二世谷除外,那地方是“日本异世界”,单日消费可上百万日元,纸醉金迷之夸张,银座都要咂舌。这里挖个坑,后续我单独来填。
至于衣食住行,日料,韩餐,法餐,意大利,以及这些年越来越多中餐馆。口舌之欲是足够了。
日常购物,日本可以很方便买到大部分外国货。香港的中文版游戏,东南亚的针织货,欧洲默默无闻的铁匠铺做的马蹄铁,中国的茶叶干货。
想开德国车,原装进口给你开,想买美国的球鞋,ebay说买就买。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不是来到日本,而是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住房老哥目前仍在和爱人一起租房。孩子四岁,就近上幼儿园,等到上小学时再换个地方,这样对孩子方便,自己工作也方便。
其他诸如医疗,政策福利什么的就不多说了,用老哥的话说,感谢日本IT行业的一般,让他这个卷了前半辈子的人,在日本找到了松弛感。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日本的社会实在是很死气沉沉,没有多管闲事的大妈,没有主动和你闲聊的人,不会有人来打扰你,极少有突发事件,一切都是已知的。可能最开始你会觉得很美好,但是过一段时间,你也许会怀念这些被打扰的时光的。
再者就是,大多数日本人对政治毫无兴趣,一到选举的时候,候选人议员每天在街上支个大喇叭吆喝。但关注者寥寥,你但凡能停下来仔细听听,那些所谓的议员大人物,点头鞠躬,就差给你磕一个了。
这里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因此你在地铁口总能看到诸多教派的奇葩脑洞,比如世界末日信我者得永生之类,还有一些太猎奇。
最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哥们,你觉得在东京生活好吗?哥们则回答:我不知道这里好不好,但至少生活是我自己的,没有人逼我干什么。
成功中年的迷茫
最后一位是我的客户,也算是前辈,世纪初来到日本,从事贸易行业。如今在日本生活已有二十余年,如今功成名就,公司在东京,家住千叶海边的别墅。算的上是名副其实的胜者组了。如今最大的交集是老杨的德扑局后面的娱乐活动上,但后续也许是进入贤者时刻,大家从欲望的牢笼里挣脱出来,反而可以聊聊人生海海,世事沉浮。
二十多年一路走来,生意有起有落。走的远见得多。二十余年的光景可以改变很多,比如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二十年代时间也可以淡化很多,包括一个人的归属感。
用他的话来说,来了日本,你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融入中国人的圈子,要么融入日本社会。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圈子,是互相冲突互相排斥的。要安稳,和中国人一起过中国式的日子,要奋斗,和日本人混日本人的交际圈。
日本人的交际圈用一个词可以很好的概括就是マナー,就是社会上的规矩,明的暗的,法律上规定的或者是人们默默遵守的,存在太多太多的规矩。起码遵守了规矩,才能让日本人放下防备与你来往。无论生活、职场还是资源圈子。
但是,等你的资本积累充足的时候,你就从应试者转变为出题者了,这时候你不需要再二选一了。你有了自己的产业,自己的客户群,自己的圈子。你可以日式交际,蜻蜓点水。也可以中式饭局,称兄道弟。
但是无论你当时做了哪一种选择,多年后,你都变得难以结纳另一种方式。日本就是这样,除去生活的便利和工作的稳定。日本的社会有着一种强大的同化能力。安稳的治安,慷慨的福利。保障了你在日本的生活。哪怕这种生活和你的前半生完全不同。
时间久了,你会慢慢学会淡定,懂得在日本生存的种种法则,这时候的你能够淡定的面对日本社会的死气沉沉;这时候的你能够淡定的和同事客户相处;这时候的你也淡定的吃起了本地餐。坦然的走进银座那些衣着闪耀的女士中间。
等你安排好工作,处理完应酬。上车回家的时候。习惯了街上和店里看到动漫角;习惯了吃放凉的食物;习惯说对不起了,一天这句话根本不离嘴;不知不觉做饭水平提高了,偶尔兴致来了会请朋友来家里吃饭,然后花一个多小时来做饭,在异国他乡大家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多年后,哪怕你的身价已经足够支持你去世界任何一座城市安家,或者衣锦还乡,找回前半生的自己。但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离不开,回不去了。就像很多生活在日本的华人,尤其是哪些已经生活了十年以上的人,都会告诉我说,回去不了,回去也适应不了国内的节奏,也不知道可以做什么,还是呆在日本吧,毕竟在这边呆久了也很熟悉。
尾声
没有来过日本的人,或者说是没有来日本工作和生活过的人,永远都不会体会到一个人在日本生活和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这不是一个悲伤的话题,却注定会让一些人感到沉重。但是来过日本的人。无论是主动融入,还是被动接纳。他们总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嵌入日本的生活方式中。
我很喜欢史铁生的一句话,出生是我们不可抗拒的馈赠。同样的,我们对自己一开始生活的地方也无法选择。于是有人在这片土地奋斗了一辈子,有人的孩子诞生在这片土地上;有人怪这片土地,有人爱这片土地;然而,不管怎样,这个世界对这里的好奇永不会停止。而这里的人对外面世界的探索也不会停止。
那么如果你给了日本十年,那么日本会给你什么呢?这是属于你自己的答案。